第(1/3)頁
顯然黃秋靜之前已經打好招呼。
沿著車子山道向著山頂的方向趕去,在一座西式洋房的院子里停了下來。
黃秋靜的車子已經停好在那里了。
而她本來也已經來到門口等候著。
“老板。”
看到他下車,恭敬的喊了一聲。
楊小樂點了點頭笑道:“以后不用那么客氣!!”
徑直的向著里面走去。
進來以后屋里十分的暖和,擺放的都是現在最高檔的西式家具。
現在的東西就一定比后世的差嗎?
不一定。
就是款式沒有后世那么多而已。
人的審美其實是有輪回的,從古典到西式再重新回到古典。
人們會發現老祖宗喜歡的那一套,還是好的。
不然后世就不會那么多人喜歡紅木家具了。
當然了,質量的問題也是重要的部分。
“空調開了?”
楊小樂坐在客廳的沙發上,摸了一下,見很干凈,笑著問道。
“嗯,外面有點涼!我過來把空調開了。”
黃秋靜站在旁邊,回答著。
楊小樂聞言輕輕的點了點頭,現在這里其實不太冷,也不暖和,最高溫度二十度左右,最低溫度只有幾度。
還是要穿厚一點的衣服。
只是不像內地那么冷,包的跟粽子似得。
好奇的看了一下空調,跟個窗戶似得。
沒有在意,看著還在那里站著的黃秋靜笑道:“你干嘛?坐啊!以前你可不是這樣,怎么這次來了,這么客氣了?”
黃秋靜聞言小心的坐在了旁邊,屁股只敢坐半個位置。
以前她不懂啊!
現在接觸的高層人物越來越多,心里對楊小樂那是越來越恭敬。
這些人一言之間,真的能決定一個人的生死。
想到什么,問道:“老板,您喝點什么?咖啡還是茶水?茶水有武夷山大紅袍,采自武夷山六顆接近三百年古樹的老茶,還有碧螺春,也是當年乾隆時期御封的十八顆古樹摘下來的。”
知道內地人可能喝不習慣咖啡,她特地弄了一點茶葉。
楊小樂眉毛一挑:“哦,從哪里來的?泡碧螺春吧。”
武夷山的大紅袍古樹估計很多人都聽過。
出名也是根據港片才傳播開來的。
當然了,現實也確實牛逼。
不過不是現在。
而碧螺春的十八棵古樹也是幾百年的歷史了,現在同樣是御茶,只是很少為人知道而已。
而且他也喝不慣紅茶。
聽到這話,黃秋靜站了起來:“去茶室好了。”
一邊說,一邊將茶幾上的資料帶著,引薦他到了一間房間里。
楊小樂自然是跟上去了。
來到地方,是一個比較古樸的房間,里面的家具都是紅木家具,一張茶幾上擺放著一些紫砂壺和紫砂壺的杯子。
還有一套瓷杯以及玻璃杯。
楊小樂坐在那里,四下打量了一下,坐在那里。
看著對方開始弄茶。
早就已經準備好的碳火小路子,上面的水已經開始冒熱氣了。
就看到黃秋靜去洗了個手,開始弄了起來。
楊小樂見狀笑道:“你還會這個啊!”
聽到這話,黃秋靜笑道:“以前我爹地就愛喝茶,看過他弄過,后來偶爾參加了一下洽談的時候喝過幾次,學了一點。您別笑話。”
楊小樂不在意的笑了笑:“沒事,我不懂,你弄什么我喝什么。”
前世自己年輕,大部分都被各種碳酸飲料包圍著。
等他快到喝茶品茶的年齡,就來這里了。
懂一點,也都是皮毛。
黃秋靜見狀松了口氣,一邊弄,一邊說道:“老板,您要先聽什么?是我們這邊的,還是陳先生那邊的?”
“都行,先說說咱們這邊吧!”
“嗯,好!”
黃秋靜聞言開始說著公司的大概情況。
公司名下的資產。
431間商鋪,總價三千多萬。
楊小樂一開始對于這么多錢能排上華人五十名之內,有些奇怪。
畢竟可是有很多巨富以及官員過來。
后來想想現在的黃金和白銀的價格也就不奇怪了。
一條大黃魚,換成港幣也就四千塊錢左右。
四十萬的話就得接近100斤(十六兩制)。
黃金萬兩也才四百萬。
整個四九城,能有萬兩黃金的有幾個人?
匆忙跑路的時候,能帶百十根黃金就已經算是厲害的了。
金銀管制可不只是建國以后,民國時期為了讓紙幣流通,其實就已經開始實行金銀管制。
只不過效果沒那么好。
但畢竟是有這個規定,而且黃金一直以來作為大宗交易,民間基本上少見,所以黃金其實流通的沒那么多。
就算的大戶、大官存的黃金也有限。
古董字畫什么的在這邊的價格也不高。
聽了一會,茶水也差不多了,黃秋靜將泡好的一小杯水放在他的面前。
隨后說道:“立信置業這邊想和我們的中介公司更深入的合作,但是我考慮到他們現在被英國佬方針對,所以沒敢答應。”
“哦,什么意思?”
楊小樂奇怪了一下。
立信置業,名字倒是挺熟悉的。
隨后品了一口茶水。
溫度正好溫熱,但是不燙嘴。
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還是溫度剛剛好,正好他也要喝水。
感覺挺好喝的。
隨后笑道:“再來一杯,你繼續說。”
黃秋靜給他倒了一杯水,隨后說道:“哦,立信置業是港島華人首富的霍家的地產行業,他們對我們這種中介模式非常感興趣,但是他們從53年以后,就被……”
這話讓楊小樂愣了一下。
霍老?
隨后便明白過來了。
好像從鴨綠江戰場結束以后。對方確實被針對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