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太優秀了也不好-《帶著荒田回過去》
第(3/3)頁
“呵呵,這個不用擔心,這種屬于特俗情況,一事一議,和其他的不一樣,而且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房國平說完笑道:“怎么能算了呢!這對你來說是榮譽,對我們班級,對我們學校都是一個榮譽啊!”
“嘶~~”
楊小樂倒吸了口氣,最后也沒有再說什么了。
“謝謝房老師,還特地過來通知。”
房國平不在意的笑了笑:“沒什么,反正都是在一個大院里,好了,不耽誤你們吃飯,我就先回去了啊!”
說完,打個招呼,夾著楊廣志遞的煙直接回去了。
等人走了以后楊小樂看著眾人的目光:“盯著我看干嘛!吃飯啊!不餓啊你們。”
聽到這話,眾人都是哈哈一笑。
對著今天的事情開始討論了起來。
單個聽沒什么,但是幾個事情放在一起,跟聽故事一樣。
太神奇了。
晚上是紅燒大魚頭燉豆腐,配上貼在鍋邊的玉米餅子。
一家人開心的吃著。
幾個人吃著飯,王秋菊想到了什么,對著楊小樂說道:“對了,小樂,這次以后不要再弄魚了。”
聽到這話,楊小樂一陣的奇怪:“怎么回事?”
不用想,肯定是又有什么新的消息了。
果然。
只聽老媽嚴肅的說道:“之前魚和罐頭雖然很難買到,但是不要票,今天我們主任說了,以后罐頭、豬下水、雞鴨魚都以后都用副食品來購買,也就是說肉票買不到肉,那就買罐頭、豬下水之類的,過期作廢。還有豬骨頭這些除了醫院,供給部隊以及特群體,也不讓賣了。”
楊小樂聞言吃著魚肉,在那里琢磨著。
也就是說,以后罐頭、豬頭肉、包括豬下水、雞鴨魚,包括臘肉所有肉制品,都要用肉票。
一個月一人只有三兩。
也就是說,以后豬骨頭他都沒辦法再拿出來給大院里的人分享了。
如果自己再去抓魚,被查出來,那就是破壞國家統購統銷,擾亂市場經濟。
想了想,最后點了點頭:“行,我知道了,如果他們要是再弄,他們自己去,我不參與了。”
幸好這次一次性干的魚夠多。
這么多魚,人少的話相當于幾年的定量了,如果是人多的話,也相當于一兩年的定量。
不算少了。
腌好,好好保存,能放很久。
“哎,大家趕快吃了飯過來啊!大院開大會了。重要的會議。”
吃著飯,就聽到了外面王大爺呼喊的聲音。
眾人聞言都是一陣的奇怪。
王秋菊看了一眼外面,好奇的問了一句:“這又怎么了?”
楊廣志搖了搖頭:“不知道,聽說今天王大爺被叫到居委會開會去了,很重要的會議。”
聽到這話,王秋菊臉色一變:“媽呀,不會是你們弄魚的事情被居委會知道了吧?這怎么辦?哪個王八蛋告密的啊?”
前面抓魚,后面王大爺就去居委會。
而且現在還要開會,不得不讓她多想啊。
楊廣志聞言,本來沒往這方面想的。
但是這一琢磨心里一陣的擔憂,:“不會吧?”
“怎么不會啊?萬一是的呢!”
王秋菊一陣的著急,對著楊小樂說道:“記住了,如果真的發生了,你不準說是你干的,就說是爹干的。聽到沒,你以后還要考大學,不能耽誤了你,聽到沒?”
楊小樂聽了一會,笑道:“行了,你們也別猜了,應該不是,王大爺的話里帶著一點高興。”
說完站了起來,向著外面走了出去。
其他幾人見狀也將碗筷放在了桌子上跟了出去。
“你們出去干嘛,回去吃飯。”
看到幾個小的也跟來了,王秋菊把幾個人沖了回去,忐忑的出了房門。
“怎么了王大爺?”
“是啊,居委會說什么了嘛?”
……
大院里的人也是一陣的擔憂,不止是王秋菊,其他人也有同樣的想法。
不過看到大院木頭桌子上的一個盆子都是一陣的奇怪。
王大爺笑呵呵的抽著煙,笑道:“沒事,等一會人到齊了一起說。”
聽到這話,眾人都在那里等著。
過了一會見人都到齊了,王大爺這才開口說道:“是這樣的,今兒我和趙大爺兩個人去參加街道辦成立的節約糧食動員小組會議,今天聽他們開了一個下午的會議。”
說到這里,他手放在了面盆上,笑道:“他們呢,是傳達上面最新研究出來的省糧方法,用新的方法能做出來更多的飯。”
“轟~~”
這下炸開鍋了。
“真的假的?”
“是啊?老趙,你快說啊!”
“就是,快點說說咋那么回事?”
……
底下開始紛紛議論起來,現在一份糧食當兩份吃,要是真有這種方法那還得了。
王大爺見狀呵呵笑道:“好,大家別著急,我來說,會議主要內容是“糧食食用增量法”和代食品宣傳推廣。所謂的‘糧食食用增量法’,就是通過同樣的糧食做更多的糧食,街道辦的節約糧食小組他們帶來了燕大最新的研究成果:雙蒸法?當然了,還有其他的方法,咱們一個一個實驗。”
手里還拿著一個條子。
“什么雙蒸法啊?”
孫福站那里,好奇的問了一下。
聽到這話,王大爺對著紙條,一邊看著面盆說道:
“雙蒸法,有好幾個辦法,第一個是:把米放進鍋里干蒸20分鐘,然后加水,每斤米加水3斤3兩,用猛火蒸40分鐘即可。
辦法之二是將米干蒸半小時后分裝入罐,加上涼水,1斤米加4斤水,用猛火蒸1小時即可。
雙蒸法能使每斤米出飯5斤,比原來能增加4成以上,且飯粒不爛,味道好。”
老頭照本宣科的在那里念叨著。
“這……糧食不就這么多,再怎么蒸不還是那樣嗎?”
房老師畢竟是老師,還是詢問了一下。
王大爺笑了笑:“這個我就不知道了,說是燕大研究出來的,還有什么專利呢!原理我給你念念啊。
其“科學根據”是:舊的做飯方法由于面磨得比較粗,糧食中的蛋白質、脂肪等不能充分地被人體吸收,而采取增量方法做出的飯,淀粉經過水浸煮沸,部分轉發為葡萄糖,能供給人們更多的熱量和營養;蛋白質經過水浸煮沸,一部分變成凝固的蛋白質,還有一部分轉化為氨基酸,這兩種東西營養價值都很高。”
念完以后,抬頭看了一下眾人。
繼續說道:“這是有科學依據的,大家要相信啊!當然了,不止是大米,其他的都可以,什么苞米增量法,什么地瓜增量法……”
眾人聽的津津有味。
板兒爺想到剛剛說的,開口問道:“那什么代食品是干嘛的?”
聽到這話,王大爺繼續拿著紙說道:“哦,代食品,就是用麥麩、地瓜葉、還有……還有豆餅,反正都是能吃的,這些來代替糧食。”
“什么?這怎么能吃啊?這不是喂牲口的嗎?”
“就是啊?”
……
底下的人又是一陣的議論。
王大爺也是無奈的說道:“現在不是困難嗎?這是研究出來營養價值比較高的東西,含有什么……葡萄糖,還有什么蛋白質……具體的我也不懂。就像咱們做的麥芽糖一樣…叫什么反應…兩個沒甜味,后來就有甜味了,他們說和這個差不多……”
隨后大概解釋了一下。
眾人聽到這話一陣的疑惑:“弄這個什么意思?哪里買還是街道發啊?”
王大爺聞言尷尬的笑了笑,猶豫了一下說道:“具體的情況不清楚,只是聽說,如果糧食緊張到一定地步的話,可能會……可能會抵消一部分糧食的定量……”
“什么?代替定量?”
“不是真的吧?”
……
底下頓時有些炸鍋了。
楊小樂在底下琢磨著,這已經屬于比較好的代食品了,還有一種是玉米芯、稻殼、玉米桿……這些玩意做的。
這些才真的要命呢!
拉嗓子眼。
“好了,會議的內容就這些,具體的還沒有決定呢,大家也不要著急。再說了,這種東西也是當月實在是沒有糧食的情況下才會出現。”
王大爺還是安慰了一下。
眾人聽到這話,心里都是一陣的忐忑。
既然都大院開會了,估計說不定哪天就開始了。
看到眾人的表情,王大爺趕忙說道:“好了,就這些,散會吧,沒吃飯的趕緊吃飯。”
眾人見狀也只能回去了,在那里議論著。
各回各家。
王秋菊回到家這才說道:“幸好不是魚的事情,嚇死我了。”
“你就瞎操心,大院除了楊老太和趙大爺家,不都簽字了嘛!”
楊廣志嘀咕了一句,隨后在那里琢磨著:“你說那什么糧食增飯法,管不管用啊?”
王秋菊端起飯碗,吃了一口魚肉,說道:“肯定管用啊!你沒聽是清大研究出來的嘛!那葡萄糖,蛋白質什么的,那都是科學家研究的,你懂什么?還說要全面推廣呢……”
聽到這話,楊廣志抽了口煙,搖搖頭,“大學問咱不懂,但是你想想,這玉米整個吃,和磨成面吃,有區別嗎?這使勁往里面加水,糧食不還是那么多?”
“這里面不懂的多了,就像王大爺剛剛說的一樣,糯米和麥子你能吃出來甜味嗎?不能吧!
但是經過那什么加工就出來麥芽糖了甜的很,這糖從哪里來的,不就是從麥子和糯米里出來的嗎?你懂嗎?反正我是不懂。”
王秋菊聞言不在意的解釋了一下,隨后說道:“管不管用,明兒在家里試試不就知道了嘛?那要是真的多了那么多就是真的唄,又騙不了人。”
楊廣志琢磨了一下,沒有再說話了。
拿起桌子上的小酒瞇了一口。
楊小樂聽著兩個人的對話,在那里安靜的吃著飯。
此時整個大院的人都在研究這個事情。
有深信不疑的,也同樣也有疑惑的
晚上吃了飯,洗了澡回到房間,大哥就湊了過來。
對這楊小樂問道:“小樂,那天在老莫,你是不是干什么了啊,你不知道,汪國龍從那天以后回廠子就跟瘋了一樣,見到我就說我陷害他,這幾天我琢磨了一下,是不是你干的?”
聽到這話,楊小樂翻了翻白眼。
這……
這反射弧得有多長啊!
才能這么久才反應過來?
不過他自然是不會承認,只是茫然回了一句:“你說什么呢?不懂。”
說完,扭頭面朝墻壁睡覺去了。
留下一頭霧水的大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