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往后他們在村里辦公的時候,手下可以在其他房間住,隨時等著招呼。 村民們午飯后在給窗戶裝玻璃,方格子的窗戶,大的窗戶六個格子,小的四個格子,受玻璃質(zhì)量影響。 玻璃完整的一大塊,震動大了會碎,小的更結(jié)實,用小釘子在一面固定,另一面多出來一點玻璃框,能卡住。 釘好后抹玻璃膩子,膩子刀一點點找平,等干了就結(jié)實了。 村民們很激動,玻璃窗戶透亮,不用開窗戶便能看到外面。 官員們十分眼熱,想要把衙門的窗戶換成玻璃的又不敢,只得盤算繼續(xù)把路修平,往來方便。 于是晚飯在大食堂吃,內(nèi)外都挑上玻璃燈籠,里長陪同飲酒,憨憨也喝。 今天晚上不吃豬下水,吃豬肉、雞肉、魚肉,孩子們一人抓一個大骨頭啃,不用啃太干凈,剩的拿去給狗。 下丘村的狗都比別村的強,總能得到骨頭吃,還有剩的菜湯拌米糠。 至于餿了的飯則煮了當豬食,偶爾也給狗吃一頓剩飯,村子有時候就剩東西,以前不可能剩。 “宜長,數(shù)遍大明見不到第二個同樣的村子嘍!” 宋知府喝口酒,看一眼窗戶外面掛的燈籠。 “想是以后會有的,人啊!只要勤……勤學著些,便能改變。如周圍其他村子。” 里長說款人心的話,別的村子去年租借的大牲口,今年收,幾年后,攢下的錢起個小點的樓房還是可以的。 憨憨說過,不拿鐵絲換竹子,住著一樣好,玻璃窗戶估計十來年內(nèi)不會有。 朝廷壟斷,下丘村自己用還行,往外賣的話,賣價低砸朝廷買賣,賣高了尋常人依舊買不起。 知縣幫知府滿上酒:“下丘村多想想好法子,別人才能學,我看村子里的家禽多,雞不好養(yǎng),鴨子和鵝喜水,哪個村子旁邊還沒一條河?” “知縣說得是,鴨子與鵝好,冬天喂米糠,夏天扔外面它們自己找食兒吃。” 里長附和,雞養(yǎng)多了不喂則不長,除非圈起來的地方大,雞能放進去吃蟲子。 不然在外面散養(yǎng)雞,不喂的話,雞晚上不知道回來。 一時間大家說起來養(yǎng)殖家禽和牲畜的事情,里長全會。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