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里長找到憨憨時,憨憨正帶小伙伴們幫忙清洗豬下水。 昨天多給了錢,拿回來一百多套豬下水,好在天冷,昨天晚上先用水泡上,今天開始處理。 豬的大小腸昨天帶回來的時候被翻過,卻依舊需要進一步洗,大腸的味道才大呢! 此時和之前朝代的人,但凡有別的東西能吃,都不愿意吃豬內臟,尤其是豬大腸。 下丘村的人能吃,是因為不缺錢,從清洗到烹制,屬于拿錢砸出來的美味。 醋、鹽、面粉、堿,這四樣反復輪換著搓洗大腸,一般人家有這些東西為什么要吃大腸? 之后看怎么做,調料更多,需要藥鋪里的藥材,藥材的價錢…… 朱聞天和小伙伴們用跟棍子把大腸翻來翻去,不停地洗,絲毫不嫌棄氣味難聞。 里長見到村民洗豬下水,咽了下口水,不是被熏的,是饞的。 以前村子肉少,豬下水也算補個油水,皺皺眉頭咽下去,當時都是用沙子和泥洗大腸。 現在變好東西了,村子里做得讓人覺得比肉香。 村子里有一大鍋鹵水,專門為了鹵質東西,即便不鹵的時候,每天也得燒沸一回,裝進桶里,避免被打翻了。 一般的都能鹵,不過吃大腸的鹵感覺顏色淡,還是覺得有其他味道。 那時會專門調出來料,醬,醬完的大腸顏色深、味道濃,醬完沒有留下的汁,收汁。 還有豬肚湯、豬肺湯等方法,紅燒用糖,紅燜用甜面醬,煲砂鍋亦可。 加上豬肝、豬心等,總之比當初吃豬肉費錢,那時加點鹽和菜就煮肉。 肥肉用來熬油,剩下的放一點在煮的菜里,就算好東西了。 倒不是不知道別處的酒樓做得好,可惜沒那個錢。 現在酒樓算什么?哪有村子做得香? 這般想著,里長蹲在憨憨身邊,袖子挽起來打下手:“憨憨,信中午送去,給宮里帶什么吃的?” 朱聞天動作停一下:“腸,九,轉,嘿嘿嘿嘿!” “這個……憨憨,我真聽不懂。”里長使勁想,無奈搖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