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堆玻璃制品,連著方子一同給南京送去。 玻璃品很多,主要是分類,告訴哪一種如何燒,燒完退火和不退火的區別。 實物有,退火的玻璃碗與不退火的、退火不完全的放到一起比,到時候敲一敲、凍一凍、燙一燙就會發現不同之處。 賣給洋人哪一種,由宮里自己考慮,不過建議先賣未退火的,這個易壞。 總不壞,銷量不就有限了嘛!賣給誰去? 比如傳聞中的燈泡壽命,本可以很長的,結果卻是燒一燒就壞。 比起燈泡,更現實的是水龍頭,銅的水龍頭,這個好用吧?用一用壞了,拆開才發現是鐵的芯。 朱聞天自己若是遇到此等情況會非常生氣,換成他坑洋人,他就覺得可以,好高興。 他把方子送出去,市舶司的事情自己不管了,接下來制作器皿,有這套東西,能做的事情很多。 小伙伴們幫忙的時候依舊未開新課程,還是三百千的背誦與寫,簡單的數學加減乘除和珠算。 朱聞天沒有好辦法讓小伙伴們提速,一個孩子到小學六年級,正常才能接觸代數幾何。 快一點也得三年吧?包括各種小學的應用題計算和速算。 至于文學,想把一個孩子教成張口就能出詩詞的程度,很難! 文學是積累的,天下又有幾個王勃?年歲輕輕便能寫出來滕王閣序,一字千金空自流! “憨憨哥,你讓他們吹那么大的玻璃泡干什么?我看他們在槽子里晃啊晃的,又得去加熱?!? 小丫頭手上拿一串糖葫蘆,遞過來,眨著大眼睛問。 她的頭發再不是那種枯黃分岔,小臉也粉嫩嫩的,營養好,指頭遷細,刻意留著指甲,用草染成粉紅色。 用芨芨草染的,夏天的時候收集的花瓣,搗碎了拿酒浸上,然后放到指甲上用布纏好。 如果是夏天,就不用酒和布,芨芨草搗碎放在指甲上,用芨芨草的葉子包,過一段時間就染好了。 “等咱的房子蓋好,窗戶就不是紙的了,換成玻璃的,把這個玻璃泡……” 朱聞天耐心給小伙伴們講解,先吹一個玻璃的大泡,在槽子里晃悠,是橢圓形的,像個直的大茄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