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周宗回到南京,帶回來熏雞和用冰鎮著的熏千張。 千張切成絲了,只有后面的一部分是捆扎著的。 也有雞蛋釀,這東西目前南京見不到的,只有廣西才最愿意用各種釀。 “終于不用叫人試吃了,那二十個大壇子里面放了什么?” 朱元璋一回到‘家’,整個人便放松下來。 他看到吃食,等著別的菜做好,就能吃了,順便瞅一眼壇子。 “爹,這是村子給的醬,咱們給他們海鮮干,他們還禮。 信中說,咱們釀的醬是臭醬,只不過做得好的情況下,臭醬不臭。 村子做的是酸醬,同樣,酸醬不酸。結果口感其實一樣。 咱們的醬缸里面有蛆,他們的沒有。” 朱標介紹,信中就這么寫的。 關鍵那二十壇子還是豆豉醬,有豆瓣的比沒豆瓣的好吃。 “不生蛆好!好!”朱元璋知道做醬必然生蛆,不知道為什么。 “要不要做醬的方子?烤鴨的方子送來,另給了八丸救急用的安宮牛黃丸,所對癥狀有寫。 周宗說村子里長提議,可在市舶司設立好的酒樓,賺洋人錢,烤鴨洋人愛吃。” 朱標邊說邊把藥取出來,放在桌子上。 朱元璋拿出來說明書看,不時點頭:“這藥厲害,對癥可救命,懷孩子的不能吃,哎呀!還有用藥和炮制方法。” 朱元璋看到后面吃驚,本以為救命的藥很珍貴,不曾想給出來了。 顯然人家從未指望拿藥來換人情,手掌握著此藥,哪個大臣不得掂量掂量?不怕得對應癥狀的那時無藥可用? “爹,牛黃和犀牛角少,故此村子所做不多,麝香本地有,其他的即便珍珠亦不難尋。” 朱標看過方子,金箔有錢就有,犀牛角屬于外來的,牛黃要看運氣。 朱元璋放下說明書:“叫洋人多運犀牛角,別處去找牛黃,命太醫院先試制,送村子驗證,藥材給村子多送幾份。” 他決定做,時刻準備著,有用的臣子和宮里都給,遇到癥狀趕緊吃。 “又給好東西了?”馬皇后端兩盤菜出來。 “娘,救命的藥。”朱標起身接菜。 “村子里既然能做藥,皇家儲備的藥材,分一些送去,他們不方便去各地買藥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