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起翦頗牧,用軍最精。宣威沙漠,馳譽丹青。九州禹跡,百郡秦并。岳宗泰岱,禪主云亭……” 伴隨著村中孩子背誦千字文的聲音,朱聞天帶小伙伴們到竹林里揀蘑菇,其實是采竹蓀。 一早出來,眼看到晌午,大家一共找到大大小小七十個竹蓀。 小伙伴們垂頭喪氣,太少了。 “明天再來,去年也不多。”小丫頭鼓勵起大家。 “去年憨憨哥沒要,今年憨憨哥想要。”一個男孩滿臉不開心的樣子。 “不怕,少,好!價,啊,高!嘿嘿嘿嘿!” 朱聞天無所謂,只要有即可。 “嘿嘿嘿嘿……”小伙伴們跟著高興地笑。 大家蹦蹦跳跳地回到村子,仍然大鍋飯。 大鍋飯節(jié)省人力,無須每家有人做飯,一部分人專門負責做飯,其他人干活。 “憨憨,想吃竹蓀?”里長迎上前,看到籃子里裝了一些竹蓀。 “不,呃……買,別村,嗯!種。”朱聞天組織下詞匯,表達清楚。 “種?這玩意兒還能種?它要是能種……” 里長咽了下口水,眼睛明顯變大一圈。 旁邊站著看熱鬧的村民驚喜地插一句:“憨憨,你知道竹蓀多少錢嗎?” “嗯!嘿嘿!”朱聞天憨厚地點下頭。 他已經(jīng)從小伙伴的口中問出來了,按照品相大小不同,貴的一個七文錢,便宜的只要沒碎,兩文錢。 “買,快吃飯,吃完去別的村子說,咱們價比貨郎高一倍。” 里長催促著村里十幾個總與外村聯(lián)系的人,快,不要耽誤。 天依舊熱,今天還吃米線,涼拌。 有任務的人吸溜吸溜就把米線吞,轉(zhuǎn)身跑去牲口棚子。 不長時間,全村人都知道守村人會種竹蓀。 這還了得?發(fā)財了,發(fā)財嘍! 哪里是種竹蓀,分明是種錢,春天種下一文錢,秋天收獲一貫錢。 一時間,村民感覺今天的米線比往日好吃。 …… 后幾日,每天朱聞天帶小伙伴進竹林,村里人騎牲口往別的村子收竹蓀。 干旱,大家本又愁又忙,沒心思進竹林。 聽說下丘村的守村人想吃竹蓀,村子大價錢收,他們一邊暗罵著敗家,一邊高興地找竹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