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平均人氣:3.8萬 觀看人次:356.1萬 平均停留:2m11s 直播漲粉:25.2萬 禮物流水:20.3萬 “茉莉”的單日流水,維持在20萬左右,大大拉高了公司主播的平均流水值,在公司內部頗有一絲“大姐大”的風范。 此外,“茉莉”作為一名電母型的女主播,其直播數據也具備一定的代表性。 如果將“茉莉”的直播數據,與李坤的直播數據做對比,可以看出一些男女主播之間的差別。 男主播大多靠的是個人魅力和直播效果,人氣相對穩(wěn)定、觀眾的停留時長比較高;女主播大多靠的是顏值和才藝,人氣起伏比較大、觀眾的停留時長比較低,但是漲粉速度很快,創(chuàng)造流水的效率也很高。 兩者沒有誰高誰低,雖然“頭部娛樂主播”基本上都是男主播,但是女主播的門檻低、培養(yǎng)成本小、起步比較容易,平均創(chuàng)造的價值,絕對要比男主播高的多。 現如今,幾乎所有的m機構或者直播工會,主要招募、培養(yǎng)的精力都放在了女主播身上。 三木傳媒目前擁有40名主播,其中女主播占了35席,數量占比接近九成……這還不算最夸張的,有的公司根本不招男主播,使得女主播的數量占比達到了100%! 這便是娛樂直播行業(yè)的整體生態(tài)。 看完了業(yè)務數據,李川又跟于杰交流了一下運營部的人員架構情況。 這段時間,公司又陸續(xù)招募了三名運營,使得運營部的員工數量達到了28名,四個運營小組目前滿員,甚至還多出來一人。 多出來的一人,歸到了運營一組旗下,使得運營一組的人員數量達到了7人、其他三組各6人。 如今運營部的人員配置,與當初設定的架構存在一定的沖突。 李川與于杰經過商議,決定從運營一組抽出兩人、其他三組各抽出一人,湊齊五人,成立運營五組。 運營五組的組長,定為王旭。 王旭,男,二十四歲,去年九月份入職,來的時候什么都不懂,現在已經可以獨當一面了,這主要得益于吳文帆的培養(yǎng)。 王旭自從加入公司,就一直跟著吳文帆工作,算是吳文帆的一個徒弟,后來也是跟著吳文帆進入到了運營一組。 李川之所以選擇讓王旭擔任運營五組的組長,一是因為王旭自身的工作能力比較強,能夠擔起這份責任;二是在為運營部的后續(xù)擴充做準備。 如果一切順利,他計劃在年后成立“第二運營團隊”,吳文帆將擔任運營二隊的主管,運營五組也將歸屬到運營二隊旗下。 李川提拔王旭,算是在給吳文帆培養(yǎng)“自己人”。 一番交流結束,時間來到了晚上八點。 晚上八點,是李坤開播的時間。 李川照例,全程觀看了李坤的直播,并一直熬到晚上十二點,查看了當天的業(yè)務數據。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