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華爾街從來不缺亡魂,死在資本手上的人不知道有多少。 1929~1933年經濟大蕭條到底有多可怕? 燈塔國有700萬人非正常死亡。 1929年3月9日,燈塔國股市暴跌2000點,創2008年以來燈塔國單日收跌最高紀錄,引發世界范圍內股票跟風狂跌。燈塔國股市跌宕起伏亦牽連著燈塔國經濟運行,這不由使人想起1929年10月24日,燈塔國股市黑色星期四,引發持續4年的那場燈塔國經濟大蕭條。 二十世紀初期,資本主義經濟素以自由放任為根本,但其也具有一定周期性,繁榮過后就是衰退。 燈塔國借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力,由戰前的債務國搖身變成了債權國,其經濟得到了空前發展。1920~1929年,燈塔國汽車、家用電器、建筑等行業蓬勃發展,好像商品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百姓富足生活水平直奔小康。 福特汽車公司更是號稱“要生產出人人都買得起的汽車”,果不其然,據燈塔國統計數據表明,1929年上半年,燈塔國每5人就擁有一輛汽車,街頭私人小汽車比比皆是。那時的燈塔國人幸福感爆棚,感覺夢想中的燈塔國式生活近在眼前。 可燈塔國人卻不知烈火烹油之后的毀滅已近在眼前。當時燈塔國經濟看似繁榮,可其背后早已危機四伏。 當時燈塔國資本家積極擴大生產利潤高漲,賺的盆滿缽滿,可工人薪水依舊低的可憐。由此造成燈塔國財富集中,1%的燈塔國富翁掌控著燈塔國超1/3的財富,而窮人手中卻沒有多少積蓄,貧富差距懸殊。 可是資本家為促銷生產出的大量商品,就鼓勵窮人透支信用卡消費。當時窮人們已被物質享受蒙蔽雙眼,于是貸款買車,貸款買洗衣機等各種電器,只覺日后掙錢再慢慢還,先提前享受豈不快哉? 而那些資本家們與窮人思維不同,他們不是購買消費品,而是將目光聚焦到房地產。據說當時燈塔國南部旅游勝地,佛羅里達州邁阿密市的海邊房產已被炒到天價,成為富人天堂。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