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郡王決斷-《襲爵血路》
第(2/3)頁
「八百里加急,同時飛鴿傳書,向京城示警:有強敵入侵!」
「傳令南北大營二位大統領:調集各部馬步軍回營,嚴守營寨,至于何時擇機反擊,由他們自行決定!」
「全城戒嚴,同時傳令各坊:以在籍府兵為主、丁壯為輔,以各自街坊為守御區,自行防御;未經允許,嚴禁跨坊增援;」
「即令「天獄」及「天蒼」騎士團,全員趕赴雷切尼斯城增援,接令后二十四個時辰之內務必到達,不得有誤!」
「發布一級「征召令」,征召在外的府兵、郡兵、傭兵團前來增援;左近州縣,征召在籍府兵及丁壯,守護城池、村莊,無令不得擅出;」
「奔赴各處之傳令兵參照「八百里加急」標準,三人一組,以免中途遭受截殺覆沒;赴外傳令自東、西二門進出。」
一連六道軍令,道道殺氣騰騰、斬釘截鐵,充滿背水一戰的緊迫感,接令的侍衛紛紛高聲應諾,數十道敏捷的身影晃動間,就此消失在了人叢當中。
郡王殿下赫然修改了不到兩分鐘之前、他親口下達的命令,特別是對于南北大營駐軍的調度方面,完全是顛覆性的改變。
前者,是認為局面尚且可控,及時調動城中兵力,便可御敵于城門之外;后者,則意味著承認城池告破,不得不收縮、保存寶貴的戰力,做好巷戰的準備,并且擇機反擊,直至最終將敵人擊潰乃至徹底殲滅。
選擇后者,平民百姓的傷亡,自然不可避免,就算將全部來犯之敵盡數滅于城下,朝廷也必然追究郡王「喪師辱國、殃及平民」的責任,兩者不可同日而語。
「王爺,還請三思啊!」
此刻宗道.里爾的身旁,已呈弧形站著十多個人,從穿著打扮上看,要么是法師、幕僚,個個舉止沉穩,表情嚴肅;要么是中高級軍官,人人頂盔摜甲,神情堅毅。率先發言的這位幕僚,年過五旬,頜下三縷長須,氣質不凡,縱然略帶猶豫,還是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先生無需多慮。」
宗道.里爾微笑著說道:「陛下面前,自有本王承擔一切罪責。」
爽朗的笑容,難掩其中隱藏的一絲慘然,只見鐵塔般的郡王殿下又說道:「本王身為「西北行軍道」都總管,守土有責。眼下南北二門均告失守,敵人大軍入城,給百姓帶來的傷害,怎么都輕不了。」
「倘再龜縮于王府之中,日后有何面目見江東父老?」
「王爺千金之軀,坐不垂堂。眼下又形勢不明,何不待情況稍微明朗、眾軍云集,殿下再行出擊?」
長須幕僚仍不死心,再次勸諫道。
「賊子遠來,無非為了子女玉帛,待其劫掠過半,王爺再出擊也不遲。」
「是啊,是啊。還請王爺多多保重才是。區區鼠輩,何足掛齒?」
「南邊只是告急,鹿死誰手,尚未可知,王爺無需過于擔心。」
另外幾名幕僚與軍官,同樣勸說了起來,出發點雖然略有不同,目的卻是相當的一致。「滿城的百姓何辜?能死于陣前,實乃本王之幸事。先生與諸位就不必再說了。」
宗道.里爾堅持道,一臉的平靜。
仿佛是在證實郡王的判斷十分的正確,伴隨著北邊隱
隱約約的吶喊聲與驚叫聲,地面竟然隱隱震動起來,雖然震動的幅度并不大,但在場的多是戰力強勁、經驗豐富之人,一下子便明白了問題的所在,頓時臉色大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