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北周已經(jīng)攻下淮水北岸諸州,再欲攻打南唐,必須徹底突破淮水防線。
首先要攻下淮水中游的壽州,然后順流攻下濠州,繼續(xù)順流攻下泗州,最后順流攻下楚州。
一旦北周攻下楚州,南唐的淮水防線全線告破。
楚州乃是大運河與淮水的交界之處,通過貫通南北的大運河,北周大軍旦夕之間就可以兵臨江都城下。
如果還能繞過江都,南唐覆手可滅。
所以,南唐的存續(xù),其實不在江寧也不在江都,在壽州。
壽州說是一座城,除開堅固過分的城墻,其實更像一座鎮(zhèn)。
事實上,壽州正是一座軍鎮(zhèn),南唐清淮軍駐扎于此。
北周攻打淮北諸州的同時,于淮水北岸及肥水交匯處的下蔡縣設(shè)立治所,與壽州隔著淮水,收攏因戰(zhàn)亂而流離失所的百姓。
這一招也不知誰想出來的,對百姓很慈悲,對南唐太陰毒。
壽州長期處于戰(zhàn)爭之中。北周攻、南唐守的態(tài)勢十分明顯。
數(shù)量驚人的壽州百姓舉家逃離,紛紛遷于下蔡縣安家落戶。
清淮軍使對此暴跳如雷,除了盡力封鎖城禁之外沒有更好的辦法。
本就不甚繁華的壽州愈發(fā)蕭條,本來貧瘠的下蔡則日漸喧囂。
巴掌之地,居然玩出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意味。
下蔡內(nèi)外到處都在興建店鋪屋舍,除了沒有城墻,已經(jīng)初具小城規(guī)模。
這一段淮水早已被清淮軍封鎖,無論想去淮西還是淮北,必須由下蔡的肥水碼頭借道,想不熱鬧都不行。
碼頭上有一間明顯新建不久的酒館,門柱左聯(lián)上書:初月出云。門柱右聯(lián)上書:長虹飲澗。
這間酒館就叫飲澗。
風(fēng)沙一路上與人分分合合、神神鬼鬼,有時候順利,有時候不那么順利。
也被人湊巧截住幾回,好在伏筆埋得足夠多,總能順利脫身,再度消失。
很多人快被風(fēng)沙弄瘋了。
一個人總是在應(yīng)該存在的地方不存在,不應(yīng)該存在的地方突然存在。
如此幾個來回,是個人都會開始懷疑自己的眼睛,懷疑自己的判斷。
如果這個人還是你必須要盯住的人,那么你一定會恍惚到懷疑人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