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出現在了遂風堡之前,那一群百姓的來由,還要從數個小時之前說起。 在晨風之中,習慣性早起的蔣老漢呼吸了一口村子里,滿是各種垃圾和糞便味道的空氣后,一挺自己如今已經有些彎的腰桿子。 然后,用力勒緊了自己的褲腰帶,頓時就讓不久前才是喝了一大瓢涼水的肚子,不至于那么餓了。 這么做,他蔣老漢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又或者說,都是他活了57歲的年紀,總結出來的一些生活經驗。 確實!在不久之前的日子。他們才是收了一批麥子和小米;家里算是有著一批新糧,能吃上幾頓飽飯了。 但是日子,不是這么過的。 最近這些年頭也不知道什么了,整個大同鎮、甚至是大明的北方聽說都是干旱得厲害;老天爺不肯下去,各種和尚道士作法求雨,一點作用也沒有。 所以不管種下了什么莊稼,收成總會比以往差了好些。 加上了朝廷為了防衛韃子,在萬歷四十六年就開始征收的‘遼響’;韃子不見被剿滅,現在銀子卻收越來越多了。 反正每年辛苦了一年下來的收成,除去了交給村中蔣大善人的地租,官府的各種稅,剩下的絕對吃不飽。 每每到了新糧收成之前,總有那么兩三個月的饑荒。 特別是也不知道為什?交了十幾年的遼響之后,關外的韃子越來越強,如今都是第二次入關掠劫了。 所以當前正好是麥收后的農閑時節,又沒有什么活計要做,吃那么多作甚? 早上褲腰帶緊一緊,多喝一點水混個水飽,忍一忍不就到了中午時間了么;到時候煮點雜糧稀粥,喝上兩碗不就是又省了一頓么? 然而,就在蔣老漢用著多年吃生存經驗,準備節省一點糧食的時候。 情況發生了變化,而后續發生的一系列事情,可是讓蔣老漢在十幾年后咽氣的時候,依然是在津津樂道著。 當時,看著一水油光水滑的高頭大馬,沿著村中滿是糞便和垃圾的土路,小跑了過來的時候。 蔣老漢在本能之間,就是向著路邊讓了過去。 為甚?他蔣老漢眼力還是有的,不說馬上那些軍漢的打扮。 光是他們下面的大馬,可是比起早些年自己去黃土堡中,看到操守管大人手下家丁的戰馬都要好多了。 能騎上這樣神駿戰馬的人物,哪里是他一個村中老漢能夠招惹。 另外,這群人中還有一個盔甲穿在身上鼓囊囊的胖子,以蔣老漢養過好些年豬過的眼力,一眼就能估算出這貨起碼有著200多斤的重量。 這得多少的糧食,才能養出這么一身肥瞟來,他能是一個普通人? 怕是被撞翻在地,那么撞了也是白撞。 可是讓蔣老漢驚訝的是,在一陣戰馬的嘶鳴中,這些戰馬卻是緩緩停在了他的身邊;其中為首一個穿著上好鐵甲的漢子,先是來了一個露出八顆大白牙的笑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