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就算扮的像,肉眼真的分辨不出來,但科舉入場的之前可是要檢查搜身,防止夾帶的,除非伱能買通貢院的人,不然的話,男扮女裝進入考場,不過是臆想而已。 王重先檢查了姐弟倆的課業(yè),隨即講了約莫半個時辰,然后就是督促二人做功課。 旭哥兒的課業(yè)就是練字,只是年紀太小,寫出來的字也就比雞爪子撓出來的稍微好一點。 王茜兒看著王重布置的數(shù)學(xué)題,抓耳撓腮,一時之間竟不知該如何下手。 “咚咚咚!” 敲門聲忽然響了起來。 “進來!”王重話音剛落,王李氏已經(jīng)帶著端著托盤的女使走了進來:“我煮了些梨湯,叔叔教導(dǎo)茜姐兒他們辛苦了,喝點潤潤嗓子!” “多謝嫂嫂!”王重拱手道:“都先歇一歇,喝碗梨湯再說吧!” 王茜兒頓時如釋重負,臉上也露出笑容。 這丫頭小時候挺聰明的,可沒想到年紀大了,天賦遠不如前,好在在習(xí)武上還有些天分,性子也足夠堅韌。 “叔叔,茜姐兒和旭哥兒年紀還小,白天要趕路,晚上還得讀書,會不會······”王李氏擔(dān)心兒女的身體,怕他們受不了,這才有這么一說。 王重道:“嫂嫂放心,有我親自看著,不會出問題的。” 王李氏見狀張了張嘴,剩下的話卻再也說不出口了。 翌日一早,天光未亮雪就停了,用過早飯,一行人離開驛站,再度出發(fā),王李氏帶著兒子和貼身的兩個女使坐在馬車里,王重領(lǐng)著王茜兒和還有余初二和幾個護衛(wèi),騎在馬上,繼續(xù)向南而去。 “怎么樣,還習(xí)慣嗎?”走出去沒多遠,王重就對著旁邊的王茜兒問道。 原本王茜兒是跟著母親還有弟弟一塊兒坐在馬車里的,是她自己要求要跟著王重一塊兒騎馬的。 王茜兒穿著厚厚的棉衣,外頭還罩著一件帶著兜帽的披風(fēng),頭上帶著厚實的皮帽,脖子上圍著王李氏親手縫制的圍脖,手上還帶著手套。 “還好!”王茜兒道:“三叔,以咱們現(xiàn)在的速度,要多久才能到泉州?” “大概一個多月吧!”王重道。 “啊?”王茜兒的臉上頓時露出苦色:“要一個多月啊?” “那咱們能在除夕前回到揚州嗎?”王茜兒轉(zhuǎn)頭又問道。 王重搖頭道:“我也不確定!” 冬日行路,受大雪所阻,而且現(xiàn)如今他們身處北方,情況還真不好說,畢竟連后世的那些高速公路,都有可能被冰雪所阻,更何況是現(xiàn)在。 “哎!”王茜兒嘆了口氣,頗為無奈。 “好端端的,嘆什么氣!” “我還以為今年能在揚州過年呢!”王茜兒有些失落的道。 “想回揚州了?”王重扭頭看著王茜兒,柔聲問道。 王茜兒點了點頭說道:“我跟阿娘都好幾年沒回揚州了!” 王重笑著道:“那等到了揚州,咱們多住幾天!” “真的嗎?”王茜兒頓時喜出望外,可還沒開心兩下,臉上的笑容頓時便又隨風(fēng)消散:“算了吧,三叔要趕回泉州上任,咱們路過揚州的時候,回去祭拜一下阿爹和阿翁便好,不用多做停留。” 聽著侄女兒懂事的話,王重臉上不禁浮現(xiàn)出笑容來:“我朝素來以仁孝治理天下,我身為朝廷命官,多年在外為官,而今路過家鄉(xiāng),焉有不回家給家中親長上香供奉的道理,便是多停留幾日,盡盡孝心,旁人也挑不出錯來!” “再說了,只要我行得正,坐得端,又何須在意他人的看法!官家乃是圣明之君,自然也不會因為幾個人的彈劾,就厭棄了我!” 王茜兒年紀雖然不大,讀書也讀的不算太好,但自幼家中憑生變故,也讓這個小丫頭的心智,較之同齡人相比,成熟了許多。 “真的沒事兒?”王茜兒有些不敢確定的看著王重。 王重微笑著柔聲答道:“自然是真的!” 王茜兒臉上頓時再度露出笑容:“那咱們在揚州住三天?” 王重笑著道:“住個三五日應(yīng)該不成問題。” 轉(zhuǎn)瞬就到了除夕,可惜王重等人還是沒能趕到揚州,除夕也只能在客棧里頭度過,直至大年初三,才回到揚州。 白水村,王重一家回村的消息,不過片刻就傳遍了整個村子,村中耆老領(lǐng)著一眾鄉(xiāng)親紛紛來到小竹莊。 當(dāng)初和王李氏相熟的婦人們也紛紛來找王李氏說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