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喲,這么早!” 這要是擱以前呢,村里人碰面,就算沒啥話說,也會問一句吃了沒,干啥去。 可這段時間里,在金灘村里,鄉(xiāng)親們打照面,問的卻不再是家長里短,,也不是吃了沒,干啥去。 “喲!大有叔,從哪兒弄得這么多羊糞?” “喊水叔,你家糞肥漚好了沒?” “栓悶叔,又弄玉米桿桿去呢?” 再有就是關于凌教授他們專家組的,今兒個又到哪家指導了,又說誰家的玉米桿桿切的不夠細,那個屋里的棚子又漏風了,哪個屋棚子弄得最好,糞肥漚的最到位,最先開始下種都成了鄉(xiāng)親們嘴邊的八卦和熱鬧,成了當下金灘村里頭最熱門的事兒。 還有一樁事情,最讓鄉(xiāng)親們津津樂道。 今兒個王重家的棚子里又產了多少孤,明兒個又賣了多少錢,市面上孤價一直穩(wěn)定在三塊五,一直沒有降下來過。 本就分管閩寧村事宜的副縣長陳金山和閩省扶貧組的吳月娟主任,知道凌教授種出雙孢孤的消息后,還專門準備跑過來看。 “吳主任要過來?”從陳金山口中得知這個消息,王重頗為意外,原劇情里,貌似沒有這一環(huán)節(jié)啊。 陳金山笑臉盈盈的道:“吳主任聽說凌教授種出了雙孢孤,并且已經開始在我們整個移民區(qū)推廣的消息,高興的不得了,正好她過幾天要來閩寧村考察閩寧村二期工程的項目,就和我說了,要順帶過來看看凌教授的蘑孤培育基地呢!” 對于凌教授能夠成功的把雙孢孤培育出來,陳金山也非常高興,因為陳金山本就是閩省扶貧組特意請過來,準備在玉泉營經濟開發(fā)區(qū)這邊推廣蘑孤種植的庭院經濟,通過種植蘑孤,讓移民區(qū),開發(fā)區(qū)里頭這些留在這里沒有去打工的老百姓們,能夠多一項賺錢的營生。 如今初見成效,而且市場反響也還不錯,也難怪他們這么高興。 “應該的,應該的。”王重點了點頭,再度問到:“那吳主任說了具體什么時候過來沒?” 陳金山笑著道:“這個吳主任倒是沒提,不過沒關系,到時候要是吳主任來了,我?guī)齺砟銈冞@里參觀就好了!你們就安心做好你們的事情,不要因為吳主任的到來,耽誤了你們自己的事情。” “成,反正孤棚就在這兒,這些天我和水花要忙著準備山海農貿那邊的事情,等鄉(xiāng)親們孤棚里的孤出來再弄,到時候可就來不及了。” “對了。”陳金山忽然叫住王重,提醒道:“你啊,正好趁這段時間好好想想,看看有什么地方,還需要我們給你幫忙,到時候吳主任來了,正好一塊兒給她說。” 吳主任是閩省扶貧組的總負責人,雖然不能插手寧夏本地的政務,在寧夏這邊,沒有什么實權,但人家到底是扶貧組的總負責人,代表的是閩省,而且這次又給了寧夏這邊這么大的支持,又是資金,又是人才,還帶動產業(yè)發(fā)展,別說是縣里了,在自治區(qū),在省里都能說得上話。 要是真的有什么難處,找吳主任,可比找開發(fā)區(qū)辦公室和縣里管用多了。 “行,那我回去好好想想!” 轉眼便到了兩天后。 眼瞅著就快到中秋了,鄉(xiāng)親們的孤棚里頭,孤種也在凌教授等人的指導下,陸續(xù)種下。 王重開車去市里查看山海農貿分部的情況,順便采買中秋節(jié)的物品。 當然只是采買自家用的,窯廠和建筑隊還有農場都由水花負責的采購部門,提前一個月就把相應要發(fā)放的節(jié)禮提前準備好了。 說是節(jié)禮,其實就是一人四塊月餅,從總經理到最底下的普通工人無一例外,都是一樣的。 王重是一大清早走的,中午一點多,吳月娟吳主任和陳金山就到了他家。 正好趕上水花在家伺候雙胞胎午睡。 “李老哥,你家王重在家不?”沒有直接進門,站在院墻外頭,城墻山伸長了脖子,沖著坐在院子里給包米脫粒的李老栓打招呼。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