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止是馮玥,當初掛在洪荒雜志社旗下的工作室,現如今已經被獨立出去了,王重總共投資了五十萬,算上馮玥在內的五個孩子一人十萬塊的額度,占20%的股份。 金月姬走了之后,周秉義和郝冬梅就從省委大院搬了出去,住進了周秉義的宿舍。 別的不說,在廉潔這一點上,周秉義做的很是挺不錯的。 時光荏冉,轉瞬又是一年。 九二年初,在周秉義的力挽狂瀾和近萬職工的不懈努力之下,原本已經瀕臨倒閉的軍工廠,終于再度煥發生機。 可越是這個時候,周秉義就越是忙碌,成天就是軍工廠和家里兩頭跑,過著兩點一線的生活。 連光字片都不怎么回了。 周志剛的老年癡呆越發嚴重,不僅認不得王重一家子,這回兒更是就連周蓉和馮玥也不認識了,只記得一個成天對他罵罵咧咧的李素華,還有一個常年不著家的周秉義。 這位曾經的八級工人,技術大拿,整個光字片他們那一輩人里頭最有出息的一個。 現在卻連自己的家人都不認識了,街坊鄰居們那就更別說了,別人喊他,他會應上一句,但卻再也不會和以前一樣,主動跟人打招呼了,很多時候,連大小便了都不知道,非得等人聞到味了才能給他處理。 而且還老是動不動就往外跑,好在光字片住著的都是街坊,看到了要么就直接把他送回來,送不回來的就讓人去找李素華。 幸好還有王重和鄭娟找的保姆胡大姐在旁邊幫襯,不然就憑李素華一個人,根本照顧不過來。 真么長的時間,饒是李素華的耐性再好,也被磨的七七八八,只要稍微離老周家近點,基本上天天都能聽到李素華罵周志剛的聲音。 能把性子那么好的李素華變成如今這幅模樣,可見現在的周志剛有多招人。 這天,周末,周秉義好不容易結束一段時間的忙碌,終于想起了自己還住在光字片的父母。 叫上司機,開車回到光字片,街道大體和小時候沒什么變化,房子有的重新裝修過,有的只是簡單的拾捯拾捯,但也有許多直接空閑在那兒,已經許久沒有人住了。 要是以前,周末的時候,街面上多得是跑來跑去的小孩兒,騎著自行車的男男女女們。 可隨著改革開放,經濟的騰飛發展,這些活在這座城市最底層的年輕人們,大多數都選擇了離開吉春,遠赴南方沿海地區。 少部分則進入人流密集的城區,起早貪黑的做起了小買賣。 但大多數都是干一些賣力氣的活兒。 “每次過來,都感覺有些不大一樣。”周秉義透著車窗,看著車外兩邊的情形,心中感慨良多。 雖說光字片街道和建筑并沒有什么變化,可人的變遷所帶來的的變化速度之快和程度之大,卻遠勝于歲月的變化。 ….開車司機笑著道:“我瞧著沒什么變化啊!” 開車的司機是個年輕小伙兒,二十郎當歲,剛從部隊轉業回來,是軍工廠車隊的隊長,機靈正直,也很努力的一個小伙。 周秉義沒有說什么,司機的年紀還小,閱歷不夠,這些東西和他說了他也不一定能聽懂。 不一會兒,車就來到老周家附近。 “小段,好了!就在這兒停吧,我自己走一段,你先回去,后天早上再去我家樓下接我。”說話間周秉義已經打開車門走下了車。 “周書記!”司機小段也趕緊下車,站在車門邊上問道:“您明兒不用車嗎?那您怎么回家去?” 周秉義笑著道:“不用,你趕緊回去吧,正好,這兩天好好休息休息,你媳婦不是剛生嗎,趁著這兩天好好陪陪老婆孩子。” “謝謝周書記!”司機小段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頗有幾分感動。 “行了,趕緊回去吧,你老婆孩子還在家里等著呢。”周秉義微笑著道。 小段興高采烈的開著車走了,作為領導的專用司機,雖然平時出車的時候不會很多,但他必須時時刻刻處于待命狀態。 此時距離街尾的老周家已經沒剩多遠,就幾百米的路。 周秉義走在路邊,遇上的基本全是上了年紀的老人,一路走來,竟然一個在街上追逐嬉戲的小孩兒都沒遇見。 一個饅頭銀發,身形已有幾分句僂的大娘端著個木盆從屋里走出來,正要把水往門外倒,就看見了周秉義。 “秉義?”看到周秉義,大娘很是意外。 “吳嬸兒!”周秉義笑著和大娘打招呼。 “回來看你爸媽啊?”吳嬸兒問道。 “嗯!回來看看!” “你媽和春燕媽剛剛從菜場買菜回來沒多久,你這會兒去,她應該在家。”吳嬸兒熱心的提醒道。 “謝您了吳嬸兒,那我就先回去了。” “去吧去吧!” 看著周秉義離去的背影,吳嬸兒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搖了搖頭,嘆了口氣,端著盆兒又走了回去。 “誰啊?”屋里傳來一個頗為洪亮的聲音。 吳嬸兒沖屋里喊道:“老周家的老大,秉義。” “周家老大?”門簾子被掀開,一個下頜留著山羊須,須發皆已銀白,臉上滿是褶皺的老頭,手里還拿著一根煙桿,從屋里走了出來,瞇著眼睛朝著周秉義遠去的背影瞧了瞧。 “就一個人?”老頭下意識疑惑的問。 吳嬸兒正在屋角刷洗木盆:“就他自個兒。” 老頭搖了搖頭,躬身把煙桿在鞋底上敲了敲,從煙嘴附近的小布袋里取出一小撮煙絲,塞進煙斗大口里:“要我說這孩子太有出息了也不是什么好事兒。” “哎!”吳嬸兒也嘆了口氣,說道:“可不是。” “要說老周這輩子也算是值了,大兒子是衙門里的大領導,女兒是大學老師,小兒子也不差,建筑公司的大老板,聽說身家大幾十萬呢。” ….“那有什么用,老周都成這樣子了,兩兒子一年到頭不還是見不到幾回,就給請了個保姆,剩下的全扔給秉昆她媽一個人,孫子孫女兒們也不回來。” “要我說,老周這日子過得還不如我們呢,至少我們兒子孫子們還是知道三天兩頭的回來看咱們。” “所以說,這孩子太有出息了也沒啥用。” “誰說不是呢!” “到了咱們這個年紀,還有幾年活頭,盼的不就是一個能和兒孫們團聚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