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番外3-冷酷者蜀國大王與小慈父遼國大王-《瀚海唐兒歸》


    第(1/3)頁

    夾雜著細雨的冷風,呼嘯著吹過登薩河。

    這是位于保加利亞境內的一條大河,是保加利亞母親河馬里查河的重要支流。

    其發源于保加利亞北部巴爾干山脈南麓,向南進入土耳其和希臘邊界,最后注入愛琴海。

    由于這條河是條南北走向的河流,因此對于保加利亞防御從東面黑海一帶來的敵人,有重要阻擋作用。

    相對于極西五省諸夏國剛開始動員,蜀國大王張賢太的大軍,已經在登薩河邊與保加利亞人和拜占庭大軍對峙超過四個月了。

    今年三十九歲的張賢太完全褪去了稚嫩,臉上和手上的風霜痕跡證明了他這些年的辛苦。

    但背后十余萬大軍也證明了,他即將得到夢寐以求的獎賞-進入君士坦丁堡。

    魯克圖策馬緩緩來到張賢太身邊,他父親魯震魯三郎十年前去世,圣人感其功業,追贈為定海大王,謚號忠壯。

    同時還讓魯克圖送魯三郎平日所穿的甲胄和袍服到神都,以衣冠冢陪葬張昭自己的昭陵。

    同時,張昭命工匠雕刻定海大王過安提水(伏爾加河)石像立于昭陵之中,以彰顯魯三郎的功勞。

    張昭為什么要給魯三郎這么一個邊緣人物這么好的身后待遇呢?那是因為魯三郎跟隨的蜀王張賢太這一路太辛苦,功勞也太大了。

    與他們比起來,極西五省諸夏王要顯得輕松很多,無論是擊敗波斯布韋希王朝還是擊敗哈姆達尼王朝,雖然也有惡戰,但雙方實力懸殊,只有驚而無險,一點也不困難。

    同時河中、呼羅珊、波斯本部、大食等地那都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一來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商路暢通開發的很不錯。

    二來人口眾多,民間頗有積財,連韋應熊這樣一個男爵都能統治五六萬人,就可窺見一斑。

    所以說,極西五省諸夏王雖然遠離中土,同時還經常要鎮壓下當地人的不滿,但真不算苦。

    只要適應了水土,扛得住思鄉之苦,不怕刀口見血,這里絕對是比在家鄉面朝黃土背朝天更好的天堂。

    但蜀國大王張賢太和遼國大王張賢炅走的這條路不是,此時的伏爾加河下游與第聶伯河所在的烏克蘭大平原,并不是后世那樣的富庶平原。

    相反,這里屬于偏寒冷的溫帶大陸性氣候,伏爾加河與第聶伯河穿過這些大平原時,經常因為地勢平坦而肆意改變短距離河道,造出了沿河兩岸大量的沼澤地。

    且由于氣候相對寒冷,造成了這些濕冷沼澤更加可怕和具有隱蔽性。

    歷史上伏爾加河下游和烏克蘭大平原成為歐洲糧倉,那是歷經了幾百上千年的不斷開發,是一代一代人用命治理出來的。

    其實不單是烏克蘭和伏爾加河下游,就是現在德國北部,都是大面積的濕冷沼澤地,很難說有多么宜居。

    而且還有個更恐怖的地方,那就是這些濕冷沼澤的存在會對氣候產生很大影響,使得溫度降低,夏末以后長時間大霧彌漫,這造成了小麥、水稻這樣相對高產的植物都不能在這里生長,唯一能種的就是燕麥。

    燕麥這破玩意,就跟青塘高原的青稞差不多,難吃、碳水低,畝產一二百斤,還比不上中土的一半。

    當然,也不是說都不行,而是呢,有一些被被開發出來能耕種的地方,但都被人給占據了。

    這些小塊耕地之間,間隔著大片大片的濕冷沼澤,每進攻一個地方都特別費勁。

    重武器運不過去,甚至部隊披甲率都不能太高,不然運的過去甲胄武器就運不過去別的物資。

    是以,張賢太的征服之路,一直打的比較艱難,戰斗不難打,難的是找到人和找到人之后從哪條路去打他。

    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張賢太先在乾元十一年,既公元970年征服了欽察-基馬克人聯盟。

    他把這些大量信仰原始薩滿教的蠻族納入到了管轄范圍,得到了地盤相當于后世大半個哈薩克斯坦和俄國鄂畢河下游的部族效忠。

    此后又經過了三年強行推動六法宗,平滅了大小數十次叛亂之后,張賢太得到了超過兩萬戶十五萬人的徹底臣服,使得他隨時能從這里抽調出一萬五千到兩萬五千扈從騎兵。

    隨后在乾元十六年,公元975年的時候,張賢太與到達河中已經扎穩腳跟的遼國大王張賢炅合作,共擊占據從里海到黑海廣袤地盤上盤踞,人數多達四十余萬,來去如風狡詐又彪悍的突厥遺族佩切涅格人。

    遼國大王張賢炅乃是耶律阿不里所生,比大符所生的張賢太更熟悉草原民族,同時由于契丹人極為虔信六法宗,因此張賢炅軍中的宗教人員遠比張賢太軍中更專業和強大。

    兩人聯手之后,在里海到黑海的大片土地上開始與打不過就跑的佩切涅格人拉鋸。

    他們通過建立砦堡,設置烽火臺,切斷商路,燒毀糧食和草場等方式,逐步壓縮佩切涅格人的活動范圍。

    乾元二十一年,公元980年,跑不掉的佩切涅格人與蜀遼大軍在頓河左岸的薩克爾堡展開決戰(克里米亞東北方)。

    在此之前,佩切涅格人為了對抗蜀遼大軍,甚至不惜向他們曾經的敵人羅斯人臣服,以換取基輔大公弗拉基米爾一世的出兵幫助。

    因此,此次蜀遼大軍面對的,是以七千羅斯重步兵和四千重騎兵為中軍,五萬五千佩切涅格人輕騎兵為左右翼的聯合大軍。

    但,事情到了這一步,勝負就已經分明了,佩切涅格人之所以能抗住蜀遼大軍快五年時間,就是因為他們走位靈活,讓蜀遼大軍抓不到人。

    現在一旦落位開始決戰,他們根本無法抵擋蜀遼大軍的攻擊。

    另外羅斯人的步兵說是重步兵,但也不過是穿了一件爛皮甲和少量鐵甲的垃圾步兵而已,完全無法和武裝到牙齒的蜀遼聯軍相比。

    戰斗一開打,張賢太就讓張賢炅坐鎮指揮,自己和魯克圖一左一右率領三萬輕騎兵就直撲佩切涅格輕騎兵組成的敵軍兩翼。

    蜀遼的輕騎兵裝備了大量的角弓弩加上精良馬弓,一部分還有三眼銃,這玩意打漢家重甲步騎沒什么用,但打佩切涅格人這樣只有爛皮甲的純輕騎兵還是很猛的。

    一顆三眼銃的彈丸就能輕松破開佩切涅格人的甲胄,三發完畢直接揮動三眼銃的鐵疙瘩砸,也比佩切涅格人的馬槍、馬刀要長。

    不過兩刻鐘,蜀遼騎兵順利擊潰了兩翼人數眾多的佩切涅格人輕騎兵,這些草原部族本來就沒多少紀律,被擊潰后很快就拋開他們剛認的主子羅斯人四散逃亡。

    張賢太根本不管佩切涅格人,因為他們已經沒多少地方跑了。

    這些年蜀遼聯軍極大的打擊了佩切涅格人的經濟,他們沒有足夠的糧食和牲畜以及御寒的衣物,再往北去那就是死亡行軍。

    這些突厥遺族唯一的退路,就是向西北進入基輔羅斯境內,所以張賢太只需要盡殺這一萬前來助戰的羅斯精銳就行。

    這樣一來,羅斯人全軍覆沒,佩切涅格人只傷了皮毛,那么弗拉基米爾一世就絕對無法說服臣民們接受這些草原蠻子了。

    于是,蜀遼大軍堵住了想要逃跑的羅斯人后路,先用弓弩激射,隨后重步兵上去破陣,待到陣型散亂之后,重騎兵再上去沖擊。

    要說這些羅斯人也是強悍,如此強大的差距和絕境中,他們竟然抗住了第一輪的進攻,一直扛到第二次甲騎沖擊時才崩潰。

    也果如張賢太所料,就在蜀遼聯軍屠戮羅斯軍隊的時候,早已跑遠的佩切涅格人又回來了。

    他們騎在馬上在遠處眺望著,看到張賢太毫不留情將跪下乞求的羅斯人也全部殺死后,精神完全崩潰了。

    沒等張賢太派輕騎兵追擊,佩切涅格人就派出信使前來表示愿意臣服。

    張賢太親手殺了信使不予理會,隨后佩切涅格人就發生了內訌。

    火并中,佩切涅格人八部中持強硬對抗態度的闊勒紕部的酋首亦八斡思,亦兒添部的酋首拜贊思被殺。

    早期與張賢太接觸過,有意歸順的吉剌部酋首闊兒闊臺被推舉為首領。

    闊兒闊臺盡殺所有反對者,帶著佩切涅格八部扔掉刀劍在原地跪伏懇求,張賢太這才接受了他們的臣服。

    這一戰,佩切涅格人被陣斬兩千余,其余三十余萬部眾先后投降,張賢太將其分為四個萬戶,自領兩個萬戶命名為東川、西川。弟弟遼國大王張賢炅領兩個萬戶,命名為羽靈、日連。

    而滿心歡喜想來撿便宜的羅斯人,則成為了最大的輸家,一萬一千人全部被殺,尸體被扔進了頓河中,頭顱在薩克爾堡外筑起了兩三丈高的京觀。

    至此,蜀遼聯軍占據了自里海北岸到黑海北岸的廣袤領土。

    蜀王張賢太和遼王張賢炅一面不停從草原和中土征募健兒,一面從河中、寶珊、細柳三省征召信仰了六法宗的百姓,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開墾荒地、修建驛站和道路,打通到河中的運輸線。

    當然,最重要的是大力推行六法宗,所有人必須改信。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澳门| 黎川县| 泰和县| 十堰市| 盐源县| 清镇市| 镇平县| 鄂伦春自治旗| 南岸区| 吴川市| 兰西县| 咸阳市| 海宁市| 南雄市| 博野县| 湖北省| 丁青县| 中方县| 和田市| 南汇区| 临武县| 五家渠市| 德钦县| 阿瓦提县| 巴青县| 峨眉山市| 邮箱| 顺昌县| 柏乡县| 涟水县| 石楼县| 枞阳县| 鸡东县| 山东省| 红安县| 安仁县| 沅江市| 蕲春县| 磐安县| 康平县| 澄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