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但是這些人散布在燕然山到狼居胥山的大片草原上,甚至還有遠至北海附近游牧的。 所以,咄撒葛的本部,就是被北阻卜三部中的主體-克烈部。 要是我張圣人在這,就會感嘆一句世界線收束了。 克烈部的汗王王罕可是猛人鐵木真的義父,沒有王罕前期的支持,鐵木真就很可能被蔑兒乞人給弄死了。 一百多年后的克烈部,是蒙古非常重要的大部落,一度是最有希望一統草原的霸主。 歷史上克烈部還會信奉上景教,因此基督教傳說中的約翰長老,一部分人認為是菊爾汗耶律大石,一部分人則認為是克烈部的王罕。 而現在,克烈部是剛開始崛起,還遠沒有到頂峰,因此整個部族中大約擁有一萬五千帳以上,能抽出最少一萬騎隨時供咄撒葛調遣。 同時,南下與咄撒葛會面的蔑兒乞酋長忽魯八失也帶來了三千騎。 忽魯八失雖然攛掇了咄撒葛的兒子拔野古斯一把,但他更希望的是通過支持咄撒葛扛起反抗六法宗大旗這件事,來讓咄撒葛主動將烏孤山以北的草場讓給他一部分,所以目前也還沒有離開。 除此之外,咄撒葛還能在名義上號令達里密部和耶覩刮部。 這兩部也都在燕然山一帶游牧,前者約有一萬一千帳,能出最少八千騎,后者有一萬四五千帳,能出一萬騎左右。 也就是說,突然遭到襲擊的話,咄撒葛能在一天之內聚集起大約一萬騎,兩天內能有一萬七八千騎。 三天以上就危險了,他最少能拉出來四萬騎,五天以上極限動員后,不會少于六萬騎。 算完了賬,魯三郎呻吟一聲倒在了玉麗孜的懷中。 “現在就看西面和南面的朝廷大軍速度快不快了。 五天內咄撒葛就會發現藥羅葛景義已經不在,他肯定會警惕,這時候就該召集本部騎兵防備危險和到處偵查了,一旦發現不對,他就能在三天內征召四到五萬騎?!? 玉麗孜也不知道周軍的實力,于是說道:“若是真讓咄撒葛召集到了四萬名騎士,那就很危險了。 而且這只是算大部落,要是咄撒葛舍得牛羊,他大概還能多召集到上萬騎的游騎。” 玉麗孜口中的游騎,就是那些不被算在各大部落中的小游牧部落騎兵和在各地匯聚做馬賊的團伙。 草原上這樣的人也不少,他們在沒有事情的時候,經常會跑幾百里去幫人打仗以此換取報酬。 魯三郎吸了一口氣,“就算咄撒葛招募到五萬騎也不要緊,只要有朝廷一萬騎精銳趕到,甚至抽調最精銳部分的話,很可能只需要五千騎,就能將咄撒葛打垮。 我現在最擔心的,是咄撒葛感覺到不妙,而朝廷援軍又在十天內無法完全到位,萬一咄撒葛提前往北海和捕魚兒海撤退,那老子的大功勞就直接沒了。” 。。。 楊繼業左手牽著他心愛的褐色寶馬,右手用一根長槍杵在地上,為自己多增加一點抓力。 李存惠將五千騎分為了前后兩軍,張元徽的四百具裝和王審琦的六百重甲驍騎兵被放到了后軍,只穿一件環鎖鎧的驃騎兵四千騎為前軍。 前軍中,楊繼業和潘美兩人為正副先鋒,帶著一千騎逢山開道、遇水架橋。 鞮漢山與南山,都是阿爾泰山的余脈,兩座山脈基本是連接著的,人跡罕至又處于半荒漠狀態。 高處積雪皚皚,山下卻是一片碎石,雖然基本不用架橋,但是道路很不好走。 而且在通過這種沒什么道路大山的時候,人反而比戰馬的優勢更大。 這就導致將士們不得不把本該由戰馬馱著的甲胄和大量糧草物資自己背上,極大的延緩了前進的速度。 翻越過了一道道山梁,總算走出了鞮漢山和南山的范圍,隨后又是一面東西向延綿,一眼看不到頭的高山。 潘美拿出地圖看了又看,然后對楊繼業說道:“指揮使,這座應該就是東?;搅?,翻過此山,地勢就會平坦許多。 此山東北處是昔年大唐?;菟?,說不定附近還會有小部落,只要能抓住他們,就可以讓他們帶路從龍勒水直插安北都護府舊地了。” 歷史上潘美被監軍王侁等人奪權,在陳家谷口坑死了楊繼業,本人也被丑化成了奸臣潘仁美,背了上千年的罵名。 但在這個時空,潘美可不敢坑我楊大指揮使了。 因為楊繼業已經成了張圣人的七個義子之一,自小養在宮中,與小黑熊張烈朝兩人一起,被視為新朝的王忠嗣甚至霍去病。 而潘美則在河東集團覆滅之后,一直到郭威主動低頭,才被引薦給張鉊,雖然也很受重用,但遠不能和楊繼業相比。 楊繼業長長松了口氣,翻過了鞮漢山和南山,就表示著最難走的路途已經結束。 到了這里,就可以從東?;胶头蜓蚓渖街虚g穿過,去大唐?;菖f城附近尋找向導了。 楊繼業回頭看了一下,他這一千人作為開路先鋒,能走到此處的,只有七百多人。 路上因山路陡峭,摔傷不少人馬,他們不能行走不說,還要留下其余人照料,可以說艱苦萬分。 “且尋一處背風之地,打些水來,兒郎們好幾日沒吃過一口熱飯食了,今日怎么也要弄點熱的吃吃,方才好繼續趕路?!?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