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而恰好,周軍中就有這個—隨時轉(zhuǎn)運,快速擊發(fā)的駱駝旋風炮。 想到這,張鉊和白從信相視一笑。 馮暉等沒見識過駱駝旋風炮的威力,因為這玩意的維護成本實在太高了,張鉊一直沒舍得用。 打南唐的時候倒是帶上了,但以南唐軍的戰(zhàn)斗力,根本用不著。 這個張鉊發(fā)明的金手指,其實在某個時段他都想放棄了,因為在現(xiàn)在的張周,駱駝旋風炮幾乎處于毫無用處的地步。 這玩意,歷史上出現(xiàn),是因為西夏要用來對付宋軍用的,使用時用騎兵限制宋軍重步軍的移動后,再用駱駝旋風炮去砸。 可是在張周,周軍步騎皆強,孟蜀、南唐等國則基本只有步兵,重步的質(zhì)量還比不上張周,契丹跟張周一樣,都以騎兵見長。 因此駱駝旋風炮一直都沒有用武之地,屬于雞肋中的雞肋,但沒想到在這里用上了。 張鉊把駱駝旋風炮跟馮暉等人一說,眾人都是大喜過望,河東軍的砦堡是以大量木材和少量土石修建的,防御力其實并不強,很難經(jīng)受住駱駝旋風炮的轟擊。 干脆就先砸毀他們的大砦堡,把河東軍轟出來,讓他們主動前來求戰(zhàn)。 六月初四,張鉊又磨蹭了兩天,等待駱駝旋風炮全部過河之后,才率兩萬大軍,抵達了雞澤縣城北。 而在這之前,從漳水到雞澤縣北的整片大地,完全成了雙方騎兵狗斗的競技場。 張周出動了左金吾衛(wèi)的驃騎,河東軍也放棄了一直用吐谷渾騎兵的慣例,而是出動了河東衙內(nèi)驍騎千余。 在張鉊率大軍抵達的路上,隨處可以看見無主的馬匹,滿地的血跡,以及拋尸荒野的河東騎兵,雙方戰(zhàn)斗之激烈,可見一斑。 。 。 清晨的微涼的輕風,拂過一面面戰(zhàn)旗,周軍分三面,共大小十七個方陣。 方陣之間,數(shù)十鼓樂隊伍隨軍而行,齊奏大鼓、胡笳,眾將士高唱。 ‘敦煌古往出神將,感得諸蕃遙欽仰。效節(jié)望龍庭,麟臺早有名。只恨隔蕃部,情懇難申吐。早晚滅狼蕃,一齊拜圣顏。’ 可不要小看這首《菩薩蠻.敦煌古往出神將》,此詞出自吐蕃陷鄯、涼等州后,閻朝率沙州軍民堅守河西最后據(jù)點敦煌時,乃是當時的軍歌。 自閻朝被毒殺,吐蕃徹底占領(lǐng)河西后,吐蕃上層奴隸主不準大唐河西遺民說唐音著漢服,燒毀大量有漢字的書籍。 整個河西的邊民為保持同仇敵愾的凝聚力,以及不忘祖宗文字語言,大多都是從這種歌曲中學習唐音漢字的。 如今來的這兩萬人,除了馮暉的六百銀槍都,以及許昌府忠武軍、歸德府歸德軍、濟寧府泰寧軍這三節(jié)度牙兵兩千余人以外,全部是來自河西、隴右的張周腹心子弟,因此人人會唱。 嘹亮的軍歌唱了一遍又一遍,各部到達預定位置后,任然沒有停歇。 而擔任游奕、警戒的左金吾衛(wèi)驃騎,已經(jīng)開始驅(qū)逐靠過來的河東吐谷渾游騎,主力尚未接戰(zhàn),外圍的輕騎兵早已打的頭破血流了。 終于,在歌聲中,象征著皇帝親臨的黃羅傘蓋以及象征大軍主帥的銀邊三辰旗、銀白垂金穗大纛立起,歌聲驟然停歇,兩萬將士齊聲三呼萬歲。 緊接著,由十數(shù)民夫才能推動的大鼓被敲響了,大鼓響一聲,依次排列的小鼓連綿不停的響動。 鼓聲中,作為主力的憾山都銀白底金團龍旗高高升起,憾山都馬步將士高呼‘摧破敵陣’三次。 三呼羽林完畢,大鼓繼續(xù)敲響,這次立起的,是右羽林衛(wèi)的銀白底金飛龍旗,右羽林衛(wèi)將士也高呼‘羽林’三次。 緊接著,左金吾衛(wèi)、右金吾衛(wèi)以及銀槍都,忠武軍等軍的認旗也一一升起,鼓聲也開始密集了起來。 憾山都左右統(tǒng)軍張昭忠、張昭就、右羽林衛(wèi)指揮使李存惠、左金吾衛(wèi)大將軍銜指揮使白從信,右金吾衛(wèi)郎將都虞侯虎廣,銀槍都指揮使馮暉的,各自將他們用慣的傳令兵派到張鉊身邊。 這些傳令兵與主將的默契度很高,更能保證在嘈雜的戰(zhàn)場上,各指揮使清楚知曉來自主帥命令。 各軍認旗都立起來后,一時間旌旗蔽空,傳令兵來回穿梭,戰(zhàn)陣之上煙塵四起,一下就把大戰(zhàn)前的肅殺氣氛給烘托起來了。 就在此時,遠處傳來了激烈的歡呼聲,原來左金吾衛(wèi)的驃騎們,徹底擊潰了河東軍派出的千余吐谷渾騎兵。 左金吾衛(wèi)騎隊正楊歸忠手提吐谷渾大將的人頭,策馬扔到了張鉊面前夸功。 張鉊大笑兩聲,“楊歸忠驍勇無匹,賜蜀錦而二十匹,轉(zhuǎn)階官一!” 全軍歡聲雷動,隨后大鼓再次擂響,各軍、衛(wèi)也敲響大鼓,各軍齊聲喊;嗚呼!嗚呼(音o ho),隨即全軍向前,直逼河東軍大陣。 劉知遠在雞澤縣城看的周軍持戈矛、帶槊棓齊步連環(huán)而來,也覺得壓力倍增,立刻讓鼓手擂響戰(zhàn)鼓。 河東軍也齊聲嗚呼,前出到大砦堡左右兩端,兩側(cè)壕溝-車陣-箭樓組合的輕步兵也開始持刀負弓失做準備。 河東軍以大砦堡為界,左是慕容彥超的五千人,為劉知遠親信牙兵組成,披甲率超過六成,戰(zhàn)斗力非常強。 右是史弘肇的五千人,半數(shù)是他自己的武節(jié)軍,另一半是各軍勇士抽調(diào)而成,披甲率至少過半,戰(zhàn)斗力也很不弱。 按照戰(zhàn)前約定的戰(zhàn)法,慕容彥超和史弘肇擂響軍鼓,一萬人成十個方陣,也結(jié)陣連環(huán)踏步而行,與他們一起出擊的,還有戰(zhàn)斗力稍弱的各軍一萬人。 一開始就縮到砦堡后面,這可不是五代武人的德行,哪有這么早就慫的? 至少要野戰(zhàn)不利才會做這個打算,何況他們還人多。 方陣之中,雙方箭術(shù)精湛的小校,同時持弓弩而出,行進到兩三百步的時候,就開始止步,手里的強弓硬弩就開始對著敵軍勐射。 雖然還有兩百多步,但強弓硬弩對于沒批重甲的敵人還是很有效果的,而且敵軍遠遠望去密密麻麻一片,根本不需要瞄準。 三三兩兩的慘叫聲響起,各軍中都有倒霉蛋被弓弩射中了甲葉沒有遮住的區(qū)域,甚至有極度倒霉的到被射中眼睛和面門。 隨著距離越來越近,有資格前出的軍校也越來越多,雙方嗚呼著前進,傷害也越來越大。 張鉊眼見河東軍出來了起碼數(shù)百精銳弓弩手,立刻將命人擂響了大戰(zhàn)鼓,升起了命令右羽林衛(wèi)驍騎出動的戰(zhàn)旗。 一直在關(guān)注張鉊指令的李存惠,立刻命左都虞侯溫崇樂與右都虞侯岳騷奴,各帶五百精騎出發(fā),從左右兩邊夾擊出陣的河東軍。 而河東軍這邊,也擂響了戰(zhàn)鼓,左馬軍都虞侯劉詞,右馬軍都虞侯李韜出戰(zhàn),兩人也各率五百精騎前往攔截。 中軍接觸尚有一百六十步,左右兩邊的馬軍也已經(jīng)開始了沖殺。 張昭節(jié)(瓊熱多金)就站在張鉊身邊,張鉊指著遠處正在糾纏的騎兵對張昭節(jié)說道。 “此乃河東僅有的精騎,并不輸于我軍,且河東步軍出陣尚且不遠,不可驚擾。 你現(xiàn)在去集結(jié)千余精騎,先不要出戰(zhàn),等河東步軍出陣一百五十步以后,突然殺出,先敗河東精騎,然后去撕裂河東步軍之陣型。” 張昭節(jié)立刻領(lǐng)命,去集結(jié)各軍衛(wèi)的騎兵隊伍去了。 而在戰(zhàn)場上,雙方已經(jīng)走到了一百五十步的范圍,各軍的精銳弓箭手紛紛射出了標識一百二步距離的羽箭。 這表示雙方的士兵進入一百二十步線以后,滿天箭雨就會襲來。 很快就一百二十步了,各軍主官同時高呼‘止’,隨之金鉦鳴響,全軍止步,各軍士立刻放下手中的槊矛等,轉(zhuǎn)而拿出桑柘木長弓,將箭失夾在弓弦之上。 隨后再聽角聲都都響兩次,軍士同聲大喝,‘殺!’ 隨即萬箭齊發(fā),前部用直射,后部用拋射。 剎那間,天空中仿佛有失巢的狂暴蜂群在飛舞,無數(shù)箭失自對方射來,不過沒有多少的慘叫聲,只有箭失劃過甲胃的叮叮當當聲。 一百二十步,對于雙方都著了重甲的隊伍來說,由箭失即將射出帶來的恐懼感,遠比殺傷力要大得多。 全軍角聲響了兩輪,各軍主官檢查一看,殺傷力并不強。 此時立刻再鳴金鉦,鼓聲由重擊變?yōu)檫B續(xù)的急促鼓點,軍士立刻收起弓箭,再次手持矛槊等近戰(zhàn)武器,做嗚呼之聲繼續(xù)向前。 “傳令各軍,六十步再射,不管河東軍!” 張鉊也立刻下達命令,身邊的傳令兵次第飛奔下去,將張鉊的命令傳遞了下去。 【話說,目前朗讀聽書最好用的app,野果閱讀,www.yeguoyuedu.com 安裝最新版。】 八十步,這個距離上,雙方已經(jīng)能看見對面的大概形狀,個別視線好的甚至能看清楚對面的樣子,這份壓力,是非常大的。 河東軍扛不住了,他們再鳴金鉦,吹響角聲,箭雨隨之朝著周軍傾斜而出。 一個憾山都的甲士連續(xù)被七八支箭失擊中,他痛苦的慘叫幾聲,脖子上和胸口冒出了鮮血,劇烈的疼痛讓他忍不住一頭栽倒在了地上。 但為了不影響隊形,硬是靠著強大的意志力翻滾到了方陣以外,隨后拿出口銜木放到嘴中死死咬住,以免慘叫影響其他人。 張昭忠(蠻熊)站在全隊的最前面,為了方便指揮,他也沒有帶面甲等,此時一根箭失從遠處飄來,不偏不倚的正中張昭忠面門。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