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瀚海唐兒歸》
第(1/3)頁
基層鄉村治理從鄉官制變成役職制,其實是中國古代鄉村治理改革和中央進一步集權的象征。
張鉊以前也非常疑惑,按說鄉間的鄉官沒有了,不是代表政府對鄉村的控制更加弱了嗎?怎么會反而是加強了呢?
這還是應該放到相應的時代來看。
在后世,交通發達,資訊通暢,地方有事情,理論上幾秒鐘就能到達高層,還有足夠的稅收,能保證鄉鎮公務員是專職人員。
中央自然就可以依靠鄉鎮公務員,牢牢掌握基層。
但是古代不行,地方上別說鄉間,就是州縣,有了什么事情,也不容易通達中央。
而鄉官極低的品級和極少的俸祿,就決定了不可能從很遠的地方選拔而來,只能就近安排本鄉本里。
安排本縣人遠離家鄉里去上任,在當時就要算是苛政了,更別提遠調。
那么在鄉里之中,什么樣的人能出任鄉官?
必然是鄉間的土豪大戶,或者家族里能拉出幾十條大漢,可以打得鄉鄰不敢還手的惡霸。
這種惡霸披上了一層官皮,那還得了?
比如漢高祖,他當年就是這種典型惡霸,本身就是個江湖人,有了鄉官的加成后,連一縣的主吏掾,相當于分管人事等的副縣長蕭何,都要給劉邦面子。
而這種人在鄉間,為了魚肉鄉里,必然是要把鄉里間的事情都遮蔽起來,不讓上官知道的很清楚,而上官也只求把每年規定的賦稅勞役指標完成就行。
所以,很大程度上來說,中唐以前的鄉官,那不是鄉官,而是被政府合法化的鄉間土皇帝。
區別只在于朝廷強大,吏治清明的時候,這些土皇帝的權力要小得多,也不敢搞出太天怒人怨的事情而已。
要是朝廷衰落,那就不好意思了,哪怕是在唐朝,鄉官里正拒絕朝廷正常征役夫。被剝奪官身以后,抗拒朝廷新任里正等,都是時常發生的。
于是在中唐以后,朝廷為了更好掌控地方,增加稅收,節省支出等原因,就把鄉官變成了役職。
這相當于就是剝奪了這些鄉間土豪的官身,讓他們在面對朝廷官吏的時候,變成了屁民,失去了和政府議價的資本。
比如此前的后唐朝廷就規定,委諸道觀察使屬縣,于每村定有力人戶充村長,與村人議,有力人戶出剩田苗,補貧下不迨頃畝者。
在這里鄉官不再是官府委任的官員,而是變成了村民共同推舉,還要補足貧農繳稅以及其他缺失,從肥差,瞬間變成了苦差事。
此后的后周,更是直接規定,全國各州縣的鄉村,每百戶組成一團,每團選出三大戶作為耆長。凡民家之有奸盜者,三大戶察之;民田之有耗登者,三大戶均之。
什么凡民家之有奸盜者,三大戶察之,看著是權力,實際上狗屁都不是。
因為只能察之,沒有執法權,還要辛苦自己腳板去官府報桉。
后面這個就更狠了,耗登者,就是交不起稅的,他們缺失的稅款,是要由選出來的三大胡均攤的。
這么一來,本來是鄉官的鄉間小土豪們,就從官人變成了跑不掉的納稅標桿,就那么杵在田間地頭。
官府可不管你們村有多少人窮的沒錢繳稅的,他們只需要抓住你這標桿拼命的催逼就行。
這實際上就是官府在吃鄉間的大戶,強行在鄉間均貧富,當然也有更方便收取賦稅的作用。
于是,在沒有了鄉官這個中間商之后,朝廷對于鄉間的掌控,反而更直接了。
不用鄉官過一道手后,國家的收上來賦稅也開始多了起來。
張鉊忍不住有些煩躁的撓了撓頭,這種治理方式確實更加簡單和方便,還剔除了鄉官土豪這個中間商,節省了政府開支,增加了稅收額度以及穩定性,更消除鄉間不穩定因素。
對于朝廷來說,是一石多鳥的好辦法,后世的一千多年中,只有極為粗放管理的蒙元才沒有實行役職制,其余各朝,都基本延續了從中唐開始到北宋趨于成熟、完善的役職制。
但是...,役職制有個非常大的弊病,卻是張鉊不得不慎重考慮的。
原本有鄉官在的時候,他們雖然是隱患,本身就在魚肉百姓,國家還要拿錢養著他們。
但只要他們在,基層的動員能力,就有保障。
現在沒了鄉官,鄉間沒了領頭人,官府的差役一兩個月都難得下一次鄉村,下鄉也是去找擔任役職的耆長等,對于鄉間的實際情況,還是非常不了解。
同時擔任役職的耆長,從披著官身的豪強,變成了兩頭受氣的富戶。
他們在百姓的眼中,大多不是什么官人,而是有點閑錢的倒霉蛋,本身并沒有多少號召力。
這就導致朝廷有事,別說從鄉間征調丁壯,征收物資了,甚至跟鄉間的百姓一點關系都沒有。
反正役職制杵在這里,管他誰打過來了,都是一樣繳納田稅,只要大兵不下鄉野殺人,甚至他們還可以少繳一段時間的賦稅。
既然這樣,那你們就打去吧!誰管你們打成什么樣?
當然,也并不是所有人都看不到鄉官制變役職制的弊端,但利益太大了,太省事了,太好用了。
于是兩宋以及明朝,他們只在維持役職制的基礎上,打了一個小小的補丁。
那就是極力擴大科舉的影響,將原本一部分鄉官的權力,通過科舉這條通道,返還到以科舉謀生的鄉間士大夫身上。
以期望通過他們,來動員鄉間的力量。
這么搞,其實問題也不大,最初也還是有可執行性。
只是最后壞就壞在趙二這家伙身上,把崇文抑武搞得太過頭,導致鄉間士大夫完全成了酸秀才。
所以哪怕兩宋和明朝,士大夫階層殺身為國的,不可謂不多。
但是他們能力實在有限,根本不足以像漢末、五代這樣至少可以保住基本盤,甚至連南北朝的局面也保不住。
南明被迅速滅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明朝鄉間武力和動員力,特別是承平已久的長江以南,實在太弱了,幾乎等于沒有,導致清兵只需要追著南明那點武力打就行。
看著張鉊眉頭緊鎖,尚書左仆射兼吏部尚書張希崇開口說道。
“圣人,如今之勢態很明顯,鄉間民戶逃亡頗多,根本沒有大戶能承擔起役職。
各州縣的賦稅完成與否,完全就靠是否能在鄉間找到可以承擔的役職。
而能被官府選中承擔役職的,無一不是有點家產,但是又無力保護的普通富戶,被選中一家,就破家一戶。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宁县|
铅山县|
洪雅县|
墨竹工卡县|
兴城市|
康乐县|
黄梅县|
留坝县|
鄂伦春自治旗|
广南县|
北京市|
张掖市|
九江市|
靖西县|
库尔勒市|
新巴尔虎右旗|
宣恩县|
九龙城区|
深州市|
西贡区|
靖州|
安顺市|
晋宁县|
东兰县|
临朐县|
平原县|
贡嘎县|
高邑县|
永清县|
塔城市|
明溪县|
涡阳县|
雅安市|
安岳县|
色达县|
苍山县|
平顺县|
奉节县|
宜君县|
许昌市|
嵊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