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569 古典軍事帝國還是沙雕軍事帝國-《瀚海唐兒歸》


    第(1/3)頁

    白從信都要準備過江了,那張昭在干什么呢?

    張圣人還在楚州,而且壓根不關注揚州的戰斗。

    因為他知道,就算打不過,以白從信、慕容信長、李存惠、高懷德、趙匡胤、藥元福這些勐人的能力,也不可能被南唐打得大敗。

    最多是啃不下南唐,但把軍隊帶回來也是輕而易舉的。

    所以張昭趁這個難得的空閑,他在已經被周國控制的楚州(淮安)、海州(連云港)和漣水一帶,搞打土豪分田地。

    很多人以為,打土豪分田地這事,肯定是新中國的專利。

    但其實不是的,中國自古就有這個規矩,均田賦也一直是由漢開始,各個朝廷初創期,必須要做的事。

    而且歷史書上的抑制兼并,其實很多時候,抑制的并不是那些全家五六口人只有一兩畝地,要靠租種地主田地才能過活的幾乎赤貧農戶被兼并。

    而是抑制豪強大戶,兼并那種全家有十幾二十畝地,掌握耕種技術,能過上相對富足生活的自耕農。

    張昭以前不知道種地是一門技術含量很高的工作,因為他雖然是長在農村,但父親是棉花匠。

    因而家里根本不需要種地,都是承包出去,所以他對種地,沒什么概念。

    到了這個時代,農業是一切之根本,張昭深入了解后才發現,種地,是一門技術型極強的勞動。

    此時沒有化肥,沒有良種公司,沒有較為準確的天氣預報,很多農夫甚至連日子都算不太清楚。

    所以如何選種、育種?何時播種?如何防治病蟲害?

    什么地種什么作物?什么時候灌既?又要什么時候少澆水乃至不澆水?

    甚至人畜糞便的堆肥,燒火灰的選擇等,都是一門技術。

    在此時,能熟練掌握這些中三四項的,那就是鄉村的能人,在十里八鄉都有名氣的。

    能全部精熟并運用的,甚至可以到官府謀個職位。

    既然有能靠農技在官府謀個職位,那么就肯定有大量完全不能掌握這些農業生產技能的人。

    這些人,你就算給他幾塊田土,如果一兩代人中出不了一個擅長耕種的聰明人,基本最后都會破產淪為佃戶,甚至當佃戶人家都看不起。

    所以,古時農村生產的主力,就是懂得一定農技,全家人均十來畝地的自耕農。

    他們在漢就是良家子,在唐就是那種可以自備武器甲胃的府兵。

    這些人才是整個封建國家的基礎,納稅、服役、保家衛國都要靠他們。

    而由于這些自耕農技術好,田地也會因為精心的照顧而比較肥沃,所以土地兼并,一般都是兼并他們。

    地方豪強如果吸納了他們,就擁有了先進的生產技術、高產的上好田土。

    還能把這些生產技術封鎖,一代代的傳續下去,形成那種壟斷當地絕大部分資源,還可以修建塢堡的東漢豪強。

    反之,如果這種大量的自耕農沒有被豪強地主兼并,那么官府就可以依靠他們,通過政府力量將這些人組織起來,形成對地方豪強的牽制。

    達到即使沒有豪強,也能充分對地方進行掌控和動員的地步。

    張昭一面統計著各種報上來的數據,一邊把現在的情況,與歷史上各個王朝早期進行對比。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寿县| 忻州市| 登封市| 筠连县| 岑巩县| 巴彦县| 曲松县| 灵丘县| 黄冈市| 丹寨县| 阿巴嘎旗| 呼和浩特市| 米脂县| 松原市| 稻城县| 咸阳市| 交口县| 鹤壁市| 蒲城县| 南郑县| 大同市| 奉贤区| 静安区| 长春市| 大同县| 河间市| 宁阳县| 电白县| 聂荣县| 沂南县| 崇州市| 宝山区| 香港 | 临泽县| 简阳市| 岢岚县| 中方县| 集贤县| 梓潼县| 潢川县| 和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