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圣天父子三人在談心,張昭實際上也沒睡覺。 有些話,李圣天不能跟李從德說的太明白,不然李從德說不好有要起別樣的心思。 但張昭是能看出來的,這也是李圣天的陽謀。 他這位舅父天子,短于征戰,但長于政治,眼光更是長遠,加上有曹元猩幫助,早就把其中的利弊給看透了。 可以說,自始至終,李圣天就沒有霸占安西的意思。 因為他知道這是沒有意義的,張昭如果不能入主中原,就根本沒有能力來統治安西,那他就不用說霸占與否,張昭必然不會來跟他爭搶。 而張昭要是入了中原,那他就更不能霸占安西。 因為在這個時代看來,別說強大的漢唐,就是北朝魏國,氐族前秦那樣的政權,騰的出手來之后,都要收復西域。 張昭若是一統天下,以張昭的能力,怎么可能不管西域? 就如李圣天所說,昔年想以安西幾個城池抗衡天朝的,早就死的不能再死了。 而沒有收復西域,中原天子又怎么能說自己一統天下金甌無缺? 是以,與其等到那個時候,變親為仇,不如現在就交出去。 而且這個交出去,還是名義上的,張昭一走,西域基本就是李圣天在幫張昭看著。 雖然張昭留下的李若愚、陳輝耀,甚至連李圣天女婿曹延祿都不會事事聽他的。 但李圣天畢竟有大義在,在這十年中,將李家的子孫,安排到各地當個小城主,多圈一些莊園田地,那不是很正常的嗎? 等張昭的視線回到安西,要是削李氏子孫手中的權力,把他們召回中原,那總要高官厚祿加勛位田莊優待吧? 這不比在安西當個小王舒坦? 要是不削,以李氏子孫為基礎,并立向西,夏君夷民。 那李家子孫不得撈個三五個小藩國,這不比守著于闐跟中原對抗好得多? 而且李家這么忠心大朝,誰還能以域外胡人視之?更可以世代跟張氏皇族結親,與國同休。 要是子孫爭氣,就在外面當藩國大王,不爭氣就退到中原做勛貴,享盡人間富貴。 這么一想,張昭都想過這種日子了。 同時想到這些,張昭對于調用于闐金國的物資和甲兵,也開始心安理得起來了。 李圣天就是在搭他的便車,在搞一筆極大概率大賺特賺的投資。 。 。 十三日后,位于原安西四鎮節度署衙的廟宇建好了。 大殿分為東西兩殿,里面沒有供奉任何神佛,供奉都是有名有姓,開拓安西北庭的英雄豪杰。 東殿是主殿,供奉以安西四鎮節度使、威武郡王郭昕和尹西北庭節度使、寧塞郡王李元忠為首的安西北庭唐軍英雄。 足足有六十七位,凡是都尉以上,能找到姓名和事跡的,都供奉上了。 此外還有上千神主牌位正在制作中,這些都是能查到姓名的安西北庭各族唐軍士兵。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