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但此刻駐扎在齊州北面的楊光遠,聽聞契丹人與晉軍正在大戰,于是趕緊拔營,率一萬多人前來為契丹軍助戰。 李守貞此時也完成了浮橋的強拆工作,二人合兵一處有兩萬人。 皇甫遇麾下兵卒雖然已經廝殺兩個時辰疲憊不堪,但剛打了勝仗,士氣正旺。 于是兩人干脆只留千余士兵看守戰船,剩余一萬五六千人列陣向東,迎擊楊光遠。 楊光遠父子急急忙忙的從齊州以北趕來,氣都沒喘勻,也沒有看見想象中的契丹天兵,直接就一頭撞上了向東來的李守貞和皇甫遇。 雙方在齊州以東的齊河鎮相遇,楊光遠親自披甲上陣,來勢洶洶的就要給李守貞這個晚輩一點教訓,結果李守貞讓手下數百騎兵從陣中飛出。 不過不是去沖擊楊光遠軍陣的,而是朝著楊光遠的平盧軍扔出數百套契丹人的衣甲,并且讓人大喊,契丹軍已潰。 楊光遠一聽,又看見地上數百套的契丹衣甲,料想是真的,于是趕緊脫掉剛剛穿上的甲胃,不親自上場了。 而平盧軍看見楊光遠如此,頓時心就涼了半截。 雙方剛一接戰,平盧軍就被打的連連后退,接近兩萬人且戰且退,雙方戰至黃昏,平盧軍士兵精疲力竭,傷亡千余人,實在有些打不下去了。 見此情況,楊光遠知道事不可為,與楊承祚父子二人帶數百精騎,轉身就跑,平盧軍應聲而崩。 李守貞和皇甫遇一天之內,連續擊敗契丹人和平盧軍,名聲大振。 至此后晉東部的壓力立刻就沒有了。 契丹將領麻答趁著李守貞等圍攻楊光遠的時候,再于下游造了一條浮橋,將驚魂未定的四千多契丹人接引到了西岸。 隨后也不敢再渡河,只是燒掉浮橋,往貝州退去。 楊光遠的一萬余大軍全軍覆沒,父子二人僅帶幾百騎兵逃回青州,平盧軍損失殆盡,至此陷入了閉門等死的狀態。 與此同時,契丹西路軍,奚人豪酋偉王率契丹部族軍四萬余,圍攻猩州州城秀容,也就是山西猩州城。 劉知遠則趕緊征召吐谷渾白承福部一萬精騎,加上河東步騎一萬五千,共兩萬五千人北上解圍。 雙方在秀容城外一場大戰,白承福等吐谷渾、突厥等族深受契丹人壓迫,這次可算逮到機會了,他們含恨出手,勇悍異常。 偉王左軍首先頂不住壓力,被白承福數千騎兵擊敗。 接著秀容城中守軍也派出弓弩手出城助戰。 劉知遠則派郭威、郭榮率千余精騎,繞到契丹人背后突然襲擊。 戰斗從清晨打到正午,偉王軍大敗虧輸,丟下三千余具尸體,一路從猩州跑到兩百多里外的鴉鳴谷,方才穩住陣腳,收攏殘軍,四萬大軍只剩下了一萬多人。 偉王無奈,只能率領殘部順著綿蔓水(山西陽泉桃河),往東去匯合契丹主力。 戰斗到此刻,耶律德光分兵兩路,皆慘敗而歸,只剩下在他自己率領的中軍主力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