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天王、天可汗與法王-《瀚海唐兒歸》
第(1/3)頁
張昭最近發現一個事情,那就是手下人走路都帶風了,看起來喜氣洋洋的。
駐守鄯州的氾全也來報,青塘高原上的吐蕃人,常有以一個部落數百人的規模,開始下山投靠涼國。
甚至湟水上游和西海邊的吐蕃大家族論章波密家,都已經遣使到鄯州表示臣服,并且馬上就會到涼州來。
雖然以前也有吐蕃部落投靠,但那基本都是部族頭人帶著族人下山投靠尋求安置。
但論章波密家族可不同,他們是帶著地盤投靠的老牌吐蕃貴族。
得到他們家族的投靠后,張昭不但得到了西海邊大片土地,每年能得到大量牛羊貢品,當然也要賜下其他物品。
還能通過論章波密家族,輻射整個青海東部和川北。
歷史上那個挾持唃廝啰的宗哥僧李立遵,就是得到了這個家族支持。
他們和鄯州鄯東三部中的宗迷家與鄯西三部中的溫逋家,就是沿著湟水這條富庶河谷的三大地頭蛇。
這中間的前兩家,早就歸順張昭,現在論章波密家也歸順,張昭除了掌控住半個青海以外,還以通過他們把觸角伸到川北的松州、維州,也就是后世的松潘、黃龍一帶。
究其原因,張昭還是想了很久,才想明白的。
當年張義潮等第一代歸義軍歸國時,距離河西陷落,已經快六十多年了。
當時在河西,除了沙州少數幾個地方的豪門以外,漢人中能說漢話,會說漢話的,已經不到一半,其余人,與各吐蕃奴部幾乎沒什么區別。
但這些人,還是跟著張義潮起來反抗。
實際上當年張義潮振臂一呼的時候,除了河西走廊的漢人以外,吐谷渾、黨項、沙陀、諸羌,嗢末,甚至就是吐蕃人自己,也起來跟著張義潮舉義。
究其原因,身為唐人的榮耀,其實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
或者說只存在于張義潮等享受過唐朝榮耀與風光的敦煌大族心中。
大部分人起來反抗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吐蕃權貴對他們的壓迫太深,深到寧愿戰死,也要起來反抗。
不得不說,吐蕃貴族的治理能力,實在太差了!
張昭估計跟中原夏商兩朝差不多,嚴酷的奴隸制,對自己都狠,更別說對外族,更阻斷了絲綢之路,使所有人坐困愁城慢慢窮死。
所以,河西各族跟張義潮一起起來反抗,就是不堪吐蕃貴族壓迫,希望恢復絲綢之路,改變貧窮苦難的日子,不再子子孫孫當奴隸。
那么要擺脫這樣吐蕃這樣強權的壓迫(當時誰也沒想到吐蕃就此一蹶不振),那就只有一個選擇—大唐!
大唐雖然當時也是矛盾重重,很快就要進入擺爛的階段,但是相比起吐蕃的殘酷壓迫,唐廷還是顯得寬仁和善,是以歸國就成了歸義軍上下一致的心愿。
而他們歸唐后,除了來自朝廷爭奪涼州的不和諧以外,確實也得到了好處。
絲綢之路重新暢通,盤活了河西走廊的經濟,河西的馬,也能到中原賣個好價錢了。
歸義軍各族哪怕就是做轉手買賣,也能賺的盆滿缽滿。
他們實實在在得到了好處,也滿足了他們內心身為唐兒的自豪。
只看高昌與甘州兩回鶻對中原政權的態度,就能知道中原和絲綢之路的暢通,對于河西的重要性。
而輪到張昭倡導歸國的時候,河西之地實際上也要淪為張義潮起兵之前的情況了。
歸義軍阻擋高昌回鶻的商人,不讓他們分享絲綢之路的利益。
甘州回鶻則阻擋歸義軍。
嗢末盤踞涼州,他不阻攔,而是直接進行打劫,誰去中原貿易,賺錢還是虧錢,全憑你的武力。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宣武区|
黔南|
奇台县|
山东省|
略阳县|
阿拉善右旗|
曲阜市|
开原市|
澎湖县|
枞阳县|
子洲县|
高陵县|
类乌齐县|
龙胜|
芜湖县|
香河县|
綦江县|
周至县|
云南省|
沐川县|
龙川县|
鄂尔多斯市|
枝江市|
五寨县|
威海市|
泾阳县|
苏尼特左旗|
海晏县|
含山县|
县级市|
大关县|
蓝山县|
建湖县|
安陆市|
南阳市|
虞城县|
景洪市|
安福县|
长岭县|
神农架林区|
松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