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憤憤然瞪了那雌獵一眼,真想踹還幾腳出氣,轉念一想,又覺何苦再責怪一個死人?嘆了口氣,用鏟子劃出三個坑位,繼續奮力挖掘起來。 明明內息并不空虛,卻始終感覺到力量難以為繼,還時不時會一陣心悸,需要停下稍作休息。 他挖挖停停,忽瞥見邊上寂然躺尸的兩個先天高手,心道: 「那寒文靜,她又修到了什么境界呢?」 當世修煉主流的武、釋、道三家,不約而同的,將修為層級定為“八境”。 武之流派門檻較低,是世人修煉最廣泛的一派。 武學主煉己身、開秘藏,根據體魄和真氣的強大程度,自下而上,共分: 后天、先天、武魂、元武、龍骨、圣武、真武、武神八大境界。 其中每個大境又分前中后三小階,譬如沐皓天所處的后天境界,便包含了煉筋、鍛骨、內息三個階段。 道派主修元神、御外物,直接將“煉體”——即武學上的后天境略去,而后對應劃分: 蓄氣、筑基、破凡、金丹、元嬰、合體、玄靈、還有那傳說中能飛升仙界的大乘之境。 雖然同為八境,但道門以第一境“蓄氣”直接對應于武學第二境“先天”,且武學一派沒有成仙、長生不死之說,作為最終巔峰的“武神”,只對應于道門第七境“玄靈”。 因此,道境的劃分,相較武學整體高出了一大境界。 這也符合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 而釋教,即為佛門,信徒雖眾多,但因清規戒律之故,修行者遠不如武、道兩家普及,在滄州境內的影響較淺,境界劃分也比其他兩家更為復雜,是以沐皓天并不了解,只知總體仍是八個大境界。 「寒文靜身受重傷之下,居然還能以一敵二,覓著機會,便即瞬殺兩大先天高手,這等手段……」 沐皓天武學上還沒突破后天境,于道法更是皮毛未見,遑論境界,不禁在心中慨嘆連連: 「也不知道她是如何修煉的,年歲看起來至多與我相仿,竟已達到了那般讓人望塵莫及的境界?!? 雖然道門修士與武學高手的對仗,并不能簡單以修為境界判斷,又有天時地利、機緣巧合、神兵法寶、對敵經驗等等綜合影響,更加不能常理度之。 但是結合雙獵一開始的忌憚、隨后兩方的交手、以及寒文靜輪番施展高階法術來看,她超出雙獵一大境界、達到筑基后期那是無疑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