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老朱高度地肯定了逆孫的辦法,但很快就覺得不對勁。 “不對!” “要是閱卷結果一樣哩?” 朱允熥聽到這話也是一陣頭疼。 “皇爺爺,如果兩次閱卷結果一樣,那只能說明一個問題。” “啥問題?” “您老這個皇帝不合格!” “嘶!” 剛剛被老朱踹倒的劉三吾,聽到這話直接倒吸一口涼氣。 皇太孫也太敢說了吧! 這等于是質疑皇帝的執政水平了! 其他關在考棚里的閱卷官聽到這話也是一陣心驚,暗道大事不好,老皇帝又要發飆了。 果不其然,老朱愣了片刻,抬起腳就要拿大孫撒氣,可不料那逆孫早有準備,在地上一個驢打滾輕松躲過。 “皇爺爺,您老別急眼啊,起碼聽我把話說完!” 老朱都快被自家的逆孫氣死了,一聲不響搬出宮也就罷了,現在好幾天沒見面,一見面就往死里氣他,真是不當人孫! “你還有什么話說!” “皇爺爺,這事確實怪您啊!” “您想想看,大明立國都二十七年了,南北方教育水平還差距這么大,不怪您這個皇帝怪誰?” “呃呃……” 老朱聽到這話頓時一陣無語,如果按照這孫子的理論,好像這鍋還真得扣自己頭上。 “就算有差距,那也不能差距這么大吧?” 事實上,這也是朱允熥所疑惑的地方。 大明南北方教育水平有差距,這是不爭的事實。 可是北方士子全都落選,這就有點說不過去了吧? 難道北方士子的水平真的很差? “皇爺爺,孫兒也疑惑此事,所以才說要找人重新閱卷。” 老朱聞言暗暗嘆了口氣道。 “好吧!” “咱這就從六部抽調人手過來閱卷!” “不過,在閱卷完畢之前,這些人一個都不能放走!” 朱允熥連忙點頭,哄著老朱去了貢院的主屋,然后命人分頭去六部抓人過來閱卷。 為了加快閱卷效率,朱允熥還將自己的三個師傅和希望學堂內的一干學生叫過來幫忙。 楊新爐、高明、秦亨伯三人自然是第二次閱卷的主副考官,六部抓過來的進士則充當各房的考官。 雖然第二次閱卷比第一次考官多了好幾倍,但面對上萬份試卷,一時半刻也看不出什么。 朱允熥本想勸皇爺爺回宮里歇息,等這邊有結果再拿給他看。 然而,老朱篤定了手底下人騙他,死活不回去,非得在這兒盯著。 “皇爺爺,您真不回宮?” “不回!” “這幫奸臣慣會弄虛作假,咱得咱這兒不錯眼的盯著!” 老朱豪氣干云地說完,本以為大孫會陪著他一起盯著呢,哪承想那逆孫朝著自己躬身一禮,道了聲辛苦就跑了! “那皇爺爺辛苦,孫兒先回去補覺嘍!” 老朱看著大孫漸漸遠去的背影,真恨不得給自己倆巴掌。 自己都多大歲數了,在這孫子面前裝什么勤政,顯得自己年輕嗎? “你給咱滾回來!” “要睡也是咱回去睡……” “才不!” “您老慢慢熬著吧,哈哈哈!” “你個逆孫!” 老朱看著大孫跟個兔子似的跑掉,臉上滿是無奈的苦笑,然后命人將躺椅放平,再給自己加蓋一張毯子,就這么跟一群主副考官耗起來。 高明看到自家弟子這般做派,也只能無奈地搖搖頭,然后繼續埋首于試卷之中。 三天過后,一萬份試卷全部審閱完畢。 出乎所有人預料的是,兩次閱卷結果基本一致。 為什么說基本一致呢,第一次錄取的全都是江南考生,第二次錄取的名單雖然略有不同,但錄取的人依然是江南人。 老朱看到兩份大差不差的錄取名單,整個人都懵了。 “咱大明南北方教育水平真差這么大?” 朱允熥聞言沒搭理老朱,而是繼續盯著手里的那份名單。 二次閱卷充分吸取了第一次閱卷的經驗,不僅錄了前一百名的名單,一百名之后的也全都排了個名次。 朱允熥在名錄上找了好久,才在三百名開外找到一個北方士子的名字。然后想找第二個,又往后找了五十名左右。 “皇爺爺,你說得不錯,南北方的差距真的太大了。” “按照南北方統考排名,北方士子最高名次才三百二十名,也就是說咱們大明一次錄取三百二十名進士,才能錄取到一個北方人!” 老朱聽到這話那是一萬個不相信,當即扔下名單,命人將北方士子的卷子拿過來。 然而,不看不知道,一看……真是差遠了。 別說跟會試第一的卷子相比,就是跟會試最后一名相比,文理上也差距挺大,還是那種一眼就能看出來的差距。 由此可知,齊泰他們確實沒徇私枉法,閱卷的時候確實公平公正了。 可老朱依然無法接受這個結果,他辛辛苦苦打下的大明江山不是半個,是包含江南江北的整個大明。 讓這幫讀書人一搞,天下人會如何看? 豈不是說他這個皇帝眼里只有江南人,沒有北方人? 但兩個試卷的差距又太明顯,老朱想偏幫都不行,只能用自己皇帝的身份,發動睜眼說瞎話技能。 “咱看這個韓克忠的卷子寫得也挺不錯嘛,就算不能錄入一甲、二甲,給個三甲還是沒問題的嘛……” 貢院內的一眾考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每個人臉上都寫滿了無語。 皇帝不僅自己瞎,還想讓他們跟著一起瞎! “你們都啞巴了,咋不說話,咱說的不對嘛?” “陛下圣明!” “陛下說好那必然是真的好!” “臣等無不領命!” 老朱聽到一眾考官這樣說,老臉也不禁一紅。 太丟人了! 這幫家伙指不定在心里咋嘲笑咱呢! 北方士子也真是的,咋這不爭氣,就不能寫幾篇好點的文章嗎? “咱看這個王恕的卷子也不錯,雖然沒有避咱祖父的諱,但也不能全怪這孩子。畢竟,咱祖父朱初一,這諱也確實有點難避……” 楊新爐等人聽到這話,無不暗暗點頭,心道皇帝陛下這次總算說了句人話。 皇帝這一家子的諱是真難避啊,祖父朱初一,父親朱五四,后又改名朱世珍,可不論改名前還是改名后,都沒有一個生僻字,全特么是常用字,你讓考生咋個避諱! 所謂避諱就是指科舉考試的時候,要主動避諱皇帝的名諱,和皇帝祖上的名諱。 按照科舉規則,一旦犯了忌諱,不論你文章寫得多精彩,都不可能被錄取。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