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三百九十二章 你爹到底犯了啥事?-《混在洪武當咸魚》


    第(2/3)頁

    在一個有點水平的老者說完這番話后,在他身后的所有織工,都哭天抹淚地重復。

    “求皇太孫憐憫!”

    “求皇太孫給條活路!”

    雖說一開始口號還不甚整齊,可在眾人喊了幾遍后,口號的頻率漸漸趨于一致。

    朱允熥聽著越來越整齊的口號,暗暗盤算著此事有幾分偶然性,幾分必然性,以及幾分的組織性。

    目前來看還不錯,雖說里邊少不了別有用心之人,但大體上還只是為了混碗飯吃而已。

    正好他這邊急需人,可謂是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

    朱允熥在眾人發泄了一番情緒后,這才重新對準大喇叭喊話。

    “諸位父老鄉親,爾等放心,孤一定會給你們一個活路的!”

    “接下來,孤要開辦制造局紡織二廠、三廠,孤要在蘇州招募兩萬名織工!”

    下方眾人聽到這話,無不歡欣鼓舞。

    但也有很多人不信,感覺官府是在誑他們,等把他們湖弄走,就該不算數了。

    因此,跪在最前邊的老者再次發話。

    “敢問皇太孫,您說的可是真的,您真會雇傭兩萬織工?”

    “另外,工錢咋算,是按天算,還是按活算……”

    朱允熥聽到這話,頗為意外地看了看下方的老頭,心道這老頭腦子挺靈光啊,適合當個公會會長(防和諧錯別字)啥的。

    “工錢不好說!”

    “不好說?”

    下方的織工聽到朱允熥這話集體炸毛。

    “皇太孫,您咋還能說不好說哩!”

    “您不是大明皇太孫嗎,給多給少還不是您一句話的事哩?”

    “奏是!”

    “您可是皇太孫哩,是皇帝老爺之外最大的官哩,還不是您說啥是啥哩?”

    朱允熥聞言哈哈大笑道。

    “諸位鄉親們,聽孤把話說完!”

    “孤之所以說不好說,是因為孤不知道你們的能耐有多大呀!”

    “你們之前在別人家作坊干活的時候,人家作坊老板也得讓你們試工,看看你們的活計才能定價錢吧?”

    眾人聽到朱允熥這樣說,也爆發一陣哈哈大笑。

    跪在最前邊的老頭更是笑得合不攏嘴,嘴里碎碎念地跟邊上的人小聲滴咕著。

    “這孫子不孬,是個知道咋干事的娃!”

    “噓!”

    “徐老爹,你不要命哩,人家可是皇太孫,你竟然直呼人家孫子?”

    徐老爹就是替廣大織工跟朱允熥對話的老頭,聽到邊上人這般提醒,滿臉不屑的道。

    “咱們離他忒遠,他能聽到都見鬼哩!”

    “不過皇帝老爺倒是生了個好孫子哩,會說話,還明事理,將來能是個好皇帝!”

    徐老爹跟邊上的人滴咕完,隨即抬頭對著上邊喊道。

    “皇太孫,您劃個道道出來,只要不比外邊的作坊差太多,俺們以后就跟您混哩!”

    朱允熥聞言,戲謔地看向地上的小老頭。

    “徐老爹,你這話可有點瞧不起人哩,啥叫不比外邊作坊差太多?”

    “孤可是大明皇太孫,大明最有錢的人。你讓孤把工錢開低了,孤的顏面往哪兒擱?”

    “孤今天把話撂這兒,跟著孤干的鄉親,若是不能比以前掙得翻倍,可以偷偷畫小人詛咒孤!”

    朱允熥這話,再次引起百姓的轟然大笑,就連徐老爹也笑得咧著大嘴。

    只是徐老爹笑了一會兒,突然意識到不對,趕忙問了問邊上的青年。

    “王家娃子,剛剛皇太孫喊咱啥來著?”

    “喊您徐老爹呀!”

    邊上的人也趕忙附和道。

    “對呀!”

    “俺們都聽到哩,皇太孫親口喊您徐老爹嘍,您老的面子可大發嘍,嘿嘿嘿……”

    徐老爹聽到這話,腦門上登時冒出一層密汗。

    “大發個鬼喲!”

    “皇太孫一定是聽到咱們小聲滴咕了,這才知道俺姓徐的……”

    “呃呃……”

    正在笑的幾個漢子,聽到這話就跟被掐住脖子的鵝似的,瞬間變成了啞巴。

    皇太孫站著的臺子,距離地面怎么也有一丈高吧,就這還能聽到他們那么小聲地滴咕?

    另外,臺子距離他們還有兩丈遠哩,莫不是皇太孫還長了個順風耳?

    朱允熥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親民”之舉,竟然嚇得某些人話都不敢說了。

    然而,他此時還不知道,還暗暗為自己的親民行為得意呢。

    “孤明天在此招募工匠,編入制造局名下。”

    “只要你們通過考核,就可以成為制造局名下正式職工!”

    “到時候會有人親自考校你們的技藝,技藝越純熟,會的東西越多,評級越高,工錢也就越高……”

    朱允熥又跟眾人說了幾句,隨即對著眾人揮揮手道。

    “都散了吧,趕緊回家準備準備,明天早點過來排隊!”

    眾人見皇太孫這樣說,這才從地上爬起來,然后各自散去。

    第二天,位于盤門附近的紡紗一廠門口,一大早就聚集了幾千人。

    他們當中有些人半夜就跑過來了,生怕第二天排不上隊。

    陳九夫婦就在這群人當中,哪怕解手都不敢一起去,要留一個在原地守著位置。

    皇太孫說得很清楚,只招兩萬人。

    然而,他們更清楚,蘇州織工多達十萬人,這不早點來排隊,皇太孫提前招滿了咋辦?

    人家皇太孫放著不用人力的機器不用,專門賞他們一口飯吃,已經是皇恩浩蕩了,誰還敢指望皇太孫再多拿出一萬個飯碗?

    太陽初升,后知后覺的人趕來之時,看到門口早就已經排起了長龍的隊伍,一個個捶胸頓足的懊悔。

    早知道會有這么多人,他們昨天就不回家了!

    然而,現在后悔也晚了,他們只能祈禱自己被錄上。

    正在眾人心里打鼓,忐忑不安地等待之時,紡紗一廠的大門打開,里邊走出來兩百個扛著凳子、椅子之人,還有書生打扮之人,手上拎著筆墨紙硯的盒子。

    前邊的人將桌子、椅子擺正,后邊書生打扮的人立馬坐上去,然后在桌子上鋪開紙筆。

    之前那些負責扛桌子、椅子的人也沒退下去,而是默默地站在一旁,負責組織現場的秩序。

    “所有人聽我號令,分成一百個隊伍……”

    “以這里為標桿,從這兒往后排……”

    先前那些沒搶到前排的人,見突然多出九十九個前排,立馬不在人多的隊伍里擠,趕忙跑向還沒人站立的牌牌前。

    在經過一番混亂后,隊伍漸漸由臃腫、冗長,變成一百個整齊的隊列。

    “站在最前邊的上前錄名!”

    “人家先生問啥說啥,不許撒謊瞞報,一旦以后考察出撒了謊,皇太孫永不錄用!”

    “那個誰……趕緊過來!”

    陳九聞言趕忙顛顛地趕過去,對著書生一通點頭哈腰。

    然而,人家壓根就看都懶得看他一眼。

    這些書生,乃是朱允熥從蘇州州學里調來的秀才生員,個個都是有功名在身的讀書人,一個個小脾氣傲嬌得很。

    “姓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