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其部門品級不高,但卻可以封駁六部的政令,甚至皇帝陛下的旨意。 當然,面對老朱這樣的皇帝,六科郎中沒人敢使用這個權力。 但當他們對上其他人的時候,比如說皇太孫之類的就不好說了。 老朱聽到這話又是一陣意動,他也覺得大孫最近有點太過囂張,干啥事都不跟自己打聲招呼。 然而,就在老朱猶豫之時,門外的錦衣衛突然闖進來。 “啟稟皇爺,二皇孫在殿外叩見。” 老朱聽到這事,下意識地皺了皺眉。 上次這孫子跪在乾清宮外,害得大孫跑了一趟大同,還害得自己擔驚受怕了一個多月。 現在這孫子又故伎重施,肯定又是沖著咱大孫來的! “唉!” 老朱長嘆一聲,然后朝著錦衣衛招招手。 “宣!” “諾!” “宣淮王殿下進殿!” 在錦衣衛喊出這句話后,很快奉天殿的門口就多了一個素衣素服的清瘦少年。 奉天殿內的官員見到朱允炆穿成這樣,一個個心頭巨震。就連朱元章,看到孫子這般打扮,心里也是一痛。 “允炆,你這是何意?” 朱允炆朝著朱元章行了叩拜之禮,這才哭唧唧地抬起頭。 “皇爺爺,孫兒想去父王和母妃的墳前結廬守孝,以全孫兒的孝義之心?!? “懇請皇爺爺允準,允炆不勝感激,嗚嗚嗚……” 老朱聽到這話被深深地感動了,趕忙從龍椅上走下來,一把將朱允炆給扶起來。 “好孫兒!” “你能有這份心,你父王和母……泉下有知,一定會非常欣慰的!” “就是咱……咱也很高興!” 朱允炆聞言破涕為笑道。 “這么說,皇爺爺答應孫兒的請求啦?” 老朱笑著拍拍朱允炆的肩膀道。 “你如此有孝心,皇爺爺怎能拒絕呢?” “只是結廬守孝,要吃不小的苦頭,你這身子骨能扛得住嗎?” “能!” “皇爺爺以孝道治天下,孫兒自然不能落于人后,愿效彷民間孝子,于父王墳前結廬守孝三年……” 老朱聽了這話更加高興了。 他最推崇孝道,一來是他本人就誠孝無雙,二來是孝道對國家統治有利。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一個人只要能孝敬父母,聽父母之言,就不會生出造反的心思。 既然推行孝道有這般好處,朱元章又有啥理由不推崇呢? 朱元章唯一的遺憾,這話是從朱允炆嘴里說出來。如果是他大孫當朝提出來,定然會引起朝野上下的一片贊揚。 在朱元章盛贊朱允炆孝順之時,朝堂上的官員們卻心思各異。 孝不孝這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秦逵也覺得朱允炆很孝順,但孝順之外,還有點別的小心思而已。 因為,一旦皇帝答應他結廬守孝,那他就不用跟一眾藩王一起就藩,可以名正言順賴在京城了。 孔訥則是遺憾的搖搖頭。 朱允炆確實是個好孩子,各方面都符合明君的特質,只是可惜有一個更出色的朱允熥。 兩相比較的話,朱允熥更符合老皇帝的期望,也更容易獲得老皇帝的喜歡。 因此,朱允炆就算賴在京城不走,也斷然沒有半點機會的。 除非皇太孫英年早逝…… 孔訥想到這里,心里陡然一驚。 難道說,朱允炆已經生了奪嫡之心? 孔訥越想越覺得有可能,因為這孫子若是沒奪嫡的心思,就不該賴在京城,而是跟其他皇子一般,趕緊跑出去就藩才是。 只是,他真敢行那大逆不道之事嗎? 正在眾人心思各異之時,門口再次闖進來一個人。 一般來說,皇帝上朝之時,如果沒有皇帝陛下的宣召,任何人都不得擅自闖進大殿。 然而,這個人非但闖進來了,手里竟然還拎著一根棍子。 老朱看向門口方向,見到朱允熥拎著棍子闖進來,老臉登時黑了下來。 “逆孫,你拎著棍子干嘛,難不承想要打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