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換言之,就算是朱允熥的三個師傅所教,朱允熥能夠聽從正確的意見,這本就是明君所為。 “這鱉孫,還真有他的,嘿嘿嘿……” 秦德順見到老朱笑了,也跟著嘿嘿傻笑。 皇帝一笑,就證明皇太孫沒事了,自己對王德也能有個交代啦! 要是皇太孫總挨揍,搞得他都不好意思求王德給自己傳遞消息了。 “他們平時也這么玩鬧嗎?” “回皇爺,皇太孫只是偶爾帶著眾人做點小游戲,平時還是以上課為主。” “上課?” “都上什么課?” 秦德順聞言朝著教室里瞅一眼,見沒人注意他,當即貓著腰熘了進去,在最后一排的書桌上偷了一本書,有貓著腰偷偷熘了出來。 “這就是皇太孫親自編寫的書。” 朱允熥接過書本一看,只見封面上寫著“新大明新思想”六個大字,嘴角就不由浮現一絲冷笑。 【推薦下,野果閱讀追書真的好用,這里下載.yeguoyuedu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這逆孫還是老毛病,有駱駝不吹馬。” “就他也配說什么新大明,新思想?” “思想思想,古往今來總共才幾個思,幾個想?” “孔孟算一個,老莊算一個,再就是宋朝的朱熹算一個。” 老朱隨口點評幾句,隨后一臉嫌棄的翻開書,看到上邊竟然是孟子的人本內容為主,老臉當即拉了下來。 “這逆孫是要反了天呀!” “他自己私底下看看也就罷了,怎能公然鼓動人看此等反書!” 在老朱的認知里,孟子說民貴君輕社稷次之這句話,那就是不是個好東西。在看到孟子喊出“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后,更是將此人定義成亂臣賊子。 老朱個人不喜歡《孟子》,也不讓別人學孟子。在洪武朝的科舉考試里,《孟子》是被官方屏蔽的。甚至在各省的府學、縣學里,也不傳授《孟子》里的內容。 因此,他之前聽到大孫背誦出《孟子》里的內容,非但沒有夸獎他,反而狠狠的打了他一頓,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因為孟子這人無君無父,毫無人臣之禮! 按照老朱理解,正常的君臣關系應該是“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這種。 至于敢反抗,甚至拿“君”當國人,當寇仇的,那是絕對不能忍受的。 秦德順見老朱無端發怒,只感覺自己如同丈二的和尚,完全摸不到頭腦。 皇爺分明剛剛還好好的,咋突然就發火了? 秦德順之所以有這個困惑,源于老朱的又一項政令,那就是太監不得讀書識字,只需要灑掃宮廷,給宮廷出苦力干活就行。 秦德順雖然認識幾個字,但學問絕對不高,恐怕還沒朱允熞學問高呢。 因此,他根本就不知道《孟子》里說了啥,更體會不到皇爺為何會發怒。 老朱又往下翻了翻,見到后邊有“忠君愛國”的內容,臉色這才好看點。覺得大孫還沒得失心瘋,總算知道從皇帝的角度考慮問題了。 但他依然覺得問題很大,因為這里邊看然沒提到“孝道”。 至于里邊雜糅的科學發展觀,則直接被老朱無視了。 一來是他沒看懂,二來是覺得不重要。 老朱又翻了翻教材,隨即揣在袖子里,決定回去親自給大孫改寫一通。 最起碼得把孟子的話全部刪掉,然后在加入大量的忠孝節義等內容,這才是對得起“思想”二字。 老朱收起書再次看向教室里,這時教室內輪到最后一個官員上場了。 然而,相較于其他官員的大膽,這個官員的膽子小的出奇,任憑別人如何拉扯,他都死死的抓著桌子、椅子等物不松手,死活都不愿意爬到桌子上。 最后還是朱允熥命人強行掰開他的手,將他抬到了桌子上才罷休。 可即使如此,此人也不愿意向后躺,只是不住的站在桌子上打擺子。 老朱看到此人竟如此懦弱,臉上登時露出不悅的神情。 他怎么也沒想到,自己給太子和大孫配的人里,竟然出了這么個孬種。 “此人是誰?” “回稟皇爺,此人名叫張宗浚,本是文華殿侍讀,后來不知道因為什么事,被皇爺撤了侍讀的名頭,只剩下個司經局正字的職務。” 老朱聽到這話,緊鎖的眉頭漸漸舒展開。 “原來是他?” 老朱對于張宗浚還是印象挺深的,此人學問一般,只考了個秀才功名。但此人腦子很靈活,對民間的三教九流門清,可以彌補太子涉世未深的短板,這才被他超擢提拔,扔到文華殿當個侍讀。 哪怕在得知他跟朝廷官員走動的比較頻繁,其中還牽扯到太子妃之類的,他都沒舍得要了這家伙的命,只是將其侍讀的身份撤掉,小小的警告他一下。 現在看到他一反常態,在大孫面前藏拙,老朱的臉上就露出一絲玩味的笑容。 一般來說,有本事的人都脾氣古怪,心高氣傲。 這個張宗浚之所以藏拙,估計是沒看上咱大孫,覺得咱大孫不配讓他輔左啊! “派人盯著他,盯著他的一舉一動,平日都跟什么人來往!” “但不要提醒咱大孫!” “咱要看看大孫,能否收服此人之心!” 秦德順聞言,心里暗暗一驚。皇爺這是要考驗皇太孫,看看皇太孫能不能察覺此人的異樣啊! “諾!”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