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老朱從餃子里吐出一片金葉子,對著金葉子暗暗苦笑。 “到底是咱大孫,一百個餃子里才有一個的金葉子,愣是分到了你的碗里,真真是咱大明的好運氣……” 老朱一個人吃完餃子,就獨自坐在椅子上發呆。 這是他的除夕! 他的夜! 冷清、孤獨、寂寞。 老朱枯坐在椅子上呆了小半個時辰,直至杯盤已冷,鐘鳴十二,這才顫巍巍地從椅子上站起來。 子時半的鐘聲響起,他又老了一歲。 但同時他大孫又年長一歲! “來人!” “將這些東西給宮里的人分了吧!” 秦德順聞言趕忙從門口熘進來,他知道皇爺心情不好,趁著皇爺說話的空檔笑著打趣道。 “哎幼幼!” “皇爺今年賞的福分可大了,宮里這幫猴崽子們,還不得把肚皮給撐到呀!” 老朱聞言笑罵道。 “偏生你長了個巧嘴,能說會道的!” “別拿下去直接給人吃,命御膳房的人給熱一下,這寒冬臘月的吃涼食不容易克化!” “唉唉!” “還是皇爺體恤奴婢們這些做下人的,奴婢這就下去吩咐,讓他們感念皇爺的恩德,嗚嗚嗚……” 老朱聽著秦德順的奉承,臉上露出無奈的苦笑。 他看得出秦德順很努力地逗他開心,但他就是開心不起來。 一看到滿桌子的飯菜,老朱就忍不住擔心起大孫,怕他在大同府連頓餃子都吃不上。 老朱在用過年夜飯后,就回到寢室獨自守歲去了。 然而,他這邊剛躺下,就聽到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喊聲。 “急報!” “大同府八百里急報!” 老朱聽到這個聲音,趕忙翻身而起,連鞋都沒顧得上穿就跑了出去。 秦德順見狀,趕忙拎著兩只鞋追上去。 “皇爺,您的鞋……” 老朱跑出乾清宮,踩在冰涼的臺階上,一把搶過傳令兵手里的軍報。 老朱強壓下心中的急切,查看了一番軍報的火漆,見火漆上印鑒完好,這才對著傳令兵問道。 “你是半道收到軍報,還是從大同府一路飛奔回來的?” “回稟皇爺,小的是一路從大同府飛奔回來的,一路上換人不換馬,總共有十三個弟兄一起……” “辛苦了!” “大同府最近咋樣,可還太平?” “回皇爺的話,卑職回來之時,大同府內的時疫已經控制住,涼國公藍老爺也被三皇孫救過來了!” “這軍報?” “是三皇孫親手交給卑職,還跟卑職說,這里邊有給皇爺的家書!” 老朱聽到“家書”兩字,只感覺心里充滿了暖意,感慨自己沒白疼那孫子一場,還知道掐著時間給咱這個皇爺爺送一封家書。 “你下去休息吧!” “秦德順,命人好生照顧傳信兵,好吃好喝地給咱招待著,不得有絲毫怠慢!” “皇爺放心吧,奴婢已經派人去御膳房那邊傳話了!” “來來,皇爺趕緊把鞋子穿上,小心著涼……” 老朱這才反應過來,自己竟然還光著腳丫子。 老朱想到自己出了這么大的糗,心里不由將這筆賬算到小逆孫頭上,打算在那逆孫的屁股上找補回來。 秦德順伺候著老朱穿上鞋,剛想跟皇爺說聲“好了”,就見皇爺喜滋滋地捧著裝軍報的竹筒進了寢宮。 秦德順見狀趕忙追了上去,他也想看看三皇孫給皇爺都寫了啥。 老朱回到寢宮里,將竹筒放到御桉上,拿出小刀剃掉封竹筒的火漆,然后將里邊的東西一股腦全都倒了出來。 里邊的東西很多,有軍報,有大同府主將藍玉的條陳,還有傅友德寫的奏折。 然而,老朱一概不看,只在一堆奏報里翻找大孫的家書。 終于,在翻遍了所有奏報后,在最后一層里看到了大孫那飛揚的文字。 “皇爺爺安好,孫兒不辱使命,成功解決了大同府的時疫!” “現在全城軍民都夸孫兒華佗在世,扁鵲再生,哇嘎嘎……” “這里的軍士們也很喜歡孫兒,還偷偷地喊孫兒皇太孫呢!” “您不用拿那破冊封詔書忽悠我啦,我現在就能在大同府自立為皇太孫,啦啦啦!” 老朱看到這兒,眼前仿佛浮現出大孫那張揚的笑臉,氣得他忍不住對著竹筒就拍打兩下。 “你個小逆孫,等你回來的,看咱不打得你吱哇求饒,哈哈哈!” 秦德順聽到皇爺那爽朗的笑聲,長長地松了一口氣。 三皇孫這封家書太及時了,總算讓皇爺在除夕夜里開心一回! 老朱在笑罵過后繼續看信,只見信上啰里啰嗦地寫了很多,有那逆孫抱怨大同府環境差,說那邊太冷了,冷得去外邊解手都凍屁股。還說大同府的伙食差,想吃宮里的蒸熊掌了。 總之,小逆孫林林總總寫了好幾千字,除了抱怨還是抱怨,看得老朱直撇嘴。 然而,當老朱看到最后一句時,在看到信紙上點點淚痕后,終究是笑著流下欣慰的淚水。 “皇爺爺,孫兒想您了……” 老朱彈了彈信紙,仿佛要將大孫的眼淚彈掉似的,發現徒勞無功后,遮掩地揉了揉眼睛。 “這逆孫,寫個信還想賺咱的眼淚……” “啊呸!” “門都沒有!” 老朱說完這番話,就拎著信紙回了里屋,只留下秦德順看著滿滿一桌子的軍報發呆。 皇爺可是還沒看軍報呢吧? 要不要提醒一聲? 正在秦德順猶豫之時,臥室里的老朱突然喊了一嗓子。 “把軍報給咱拿進來!” “哎!”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