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朝堂之上,哪有你說話的份!” 老朱是真急了,正所謂多做多錯,不做不錯。 他既然存了立朱允熥為嗣君的心思,怎舍得讓他趟這個渾水? 做好了不見得是功,做錯了肯定是過。 到時候朝野上下一片指責,勢必會對大孫的聲望造成影響。 三位尚書聽到朱允熥這話眼睛卻是齊齊一亮,幾個人眼神交匯,立馬心領神會地朝著朱允熥躬身一禮。 “吳王殿下公忠體國,實在是讓臣等佩服之至。” “您若是真能接下這份重任,那可是為朝廷幫了大忙!” 朱允熥自動無視了老朱的呵斥,開心地跟三位尚書討論起來。 “好呀!” “那就把官辦作坊都包給我好了,我也不多說,一年一百萬兩銀子還是能做到的!” 工部尚書秦逵一聽這話,趕忙看向一旁的戶部尚書陳宗禮。 雖然全大明的工匠都歸工部管,但工部的開支可是要靠戶部撥款的。 如果戶部不撥錢,他們連購進鐵料的錢都沒有。 戶部尚書也非常想促成這件事,巴不得讓吳王殿下在庶務的岔路上越跑越遠。 只是聽到他張口就要一百萬兩銀子,讓他感到非常難辦。 朝廷不就是因為缺錢,才想到要搞什么公私合營么。你這一開口就要走一百萬兩銀子,讓別的部門咋活? “吳王殿下,一百萬兩太多了,戶部實在是拿不出來,您看十萬兩行嗎?” 朱允熥聽到這話整個人都麻了,他說的一百萬兩承包費,是說他每年給朝廷的銀子,不是找朝廷要銀子! 要知道全國工匠幾十萬人,每個府縣都有官辦作坊,這一年創(chuàng)造個幾百萬兩的利潤跟玩一樣,他拿出一百萬兩銀子給朝廷,已經(jīng)夠黑心了…… 因此,聽到戶部尚書反向講價,朱允熥心里的驚詫可想而知。 不過,他很快就反應過來了,朝廷壓根就沒意識到工匠們的價值。 既然你們這么蠢,那我就只能不好意思了,嘿嘿嘿…… “戶部尚書,十萬兩銀子實在是太少了,還不夠給工匠發(fā)工錢呢,您能不能多加點?” 陳宗禮也覺得十萬太少了,朝廷正在北征,需要的兵器數(shù)量巨大,這點錢可能都不夠買鐵料的。 但一想到戶部的存銀,他也只能硬著頭皮討價還價。 “那就再加五萬兩!” “如果吳王殿下還是嫌少,那本官也實在沒辦法了。這還是從京官的官俸里擠出來的,不知道有多少人要背地里罵本官呢……” 朱允熥也見好就收,當即應承下來。 “那就十五萬兩吧,但不能拖延付款,你們要是拖延一天,我這邊就拖著不開工!” “另外,我們額外生產(chǎn)的農(nóng)具、鐵器之類的,就不給朝廷交稅了,權當是給工匠們賺點吃飯錢。” 陳宗禮聞言趕忙道。 “這是自然!” “只要吳王殿下能保質保量地打造出足夠多的兵器和農(nóng)具,本官親自為您請功!” 老朱坐在龍椅上聽到這話嘴一歪,心里恨恨地想道,咱大孫的功還用得著你請? 咱大孫但凡干出點啥好事,咱都明發(fā)邸報,讓全天下知曉! “朱允熥,你可要想好了再應承!” “一旦在朝堂之上答應這事,那可就等于立了軍令狀!” 朱元章再次沉聲問了一句,朱允熥趕忙回道。 “請皇爺爺放心,孫兒保證完成任務!” 老朱見這孫子如此說也就不再勸了,不過他最終能答應這事,主要還是看大孫身后那三位師父。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