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本堂月考-《混在洪武當咸魚》


    第(1/3)頁

    ,混在洪武當咸魚

    朱允炆也很激動,因為他押的也是生財有大道這題,而且是他母妃親自為他寫的。

    事實上,呂氏三道策論都做了一遍,但重點讓朱允炆背的則是第三篇。

    因為按照她對于老朱的了解,以及朝廷現有的情況分析,老朱大概率會選擇這道題。

    老朱見所有人都開始埋頭書寫,也就百無聊賴地喝起茶,順便從袖子里摸出兩道比較長的奏疏看起來。

    一般來說,這種現場出題是沒法作弊的,大家全憑本事答題。

    不過老朱本來也沒對他們有啥指望,朝廷缺銀子,打仗缺銀子,賑災缺銀子,滿朝公卿都沒辦法,自家這些養在深宮中的皇子皇孫就有辦法?

    哦,也不對……

    老朱看向奮筆疾書的朱允熥,心里暗暗對其生出一絲期許,或許這孫子真能有點辦法。

    這孫子開書店都能月入上萬兩銀錢,看來對賺錢一道還是很有天賦的。

    只是做生意跟治國理政不同,朝廷的錢來源于賦稅,來源于開源節流。若是真跟商賈一般逐利,那天下還不得大亂呀?

    老朱見朱桂也一臉認真地答題,心下頓時生出幾分疑惑,這老十三也會為君父分憂了?

    老朱想想都覺得不可能,無奈地搖搖頭就繼續看奏疏了。

    約莫過去一個時辰,老朱開始命人收卷。

    朱植等一干人聽到收卷無不哭喪著臉,他們連花錢還不會呢,怎么可能知道咋賺錢。

    朱桂卻是一臉的得意,感覺自己的第一已經是手掐把拿來。

    朱允炆更是臉上寫滿了志在必得,不僅第一個交卷,交完卷還挑釁似的看了眼朱允熥。

    只是朱允熥壓根就沒注意這邊,而是默默地低頭答題了。

    老朱見大孫還沒寫完也不急著催,直至見他端起試卷,這才宣布考試時間結束。

    黃子澄趕忙下去收考卷,朱允炆的肯定是要放在最后壓軸的,朱允熥最近的表現也不錯,也放在后邊吧,讓皇帝自己去比較去。朱桂寫的也挺多,也放到了靠后的位置。

    至于其他皇子、皇孫的試卷,則不論排序,一股腦全收上去了。

    哪怕他每張試卷都只匆匆瞥上一眼,也知道這些人沒一個靠譜的。

    老朱拿過試卷,一目十行的掃過。

    雖然他壓根就沒指望皇子皇孫們寫出啥像樣的文章,可看到他們竟如此費拉不堪,還是郁悶地皺起眉頭。

    這寫的都是什么玩意?

    有說賣糧食、賣布賺錢的,只是這些蠢貨也不想想,糧食和布本身就是錢了吧?

    咱要是有糧食,有布匹,還愁搞不到銀子?

    相對來說,朱植的策論還算靠譜,提議官買官賣。就是官府低價收購,然后再高價賣出。

    老朱對于朱植能想出這種辦法一點也不意外,因為他舅舅就是蘇州織造,專門負責給皇宮提供織錦的。

    而且對于朱植的提議,老朱也并不覺得新奇。因為維持了上千年的鹽鐵之利,實際上就是官買官賣的路子。

    只是這東西可一可二而不可三,你總不能把老百姓的活路給斷了吧?

    老朱看到朱允炆的策論時臉色才好看點,但也沒有覺得多新奇。

    不論是加印寶鈔,還是提高賦稅、商稅之類,都是朝廷大臣們早就提過無數次的建議。唯有節流方面有點意思,建議從宮中節省,縮減后宮和太子府開支,用以支撐朝廷北征。

    雖說這辦法不靠譜,但朱允炆能有此心,還是讓老朱感到很欣慰的。

    老朱提筆就在朱允炆的試卷上寫了個甲,然后又低頭看下一篇,見是朱桂那廝所作,他心里就是一陣膈應,這貨能做出啥好文章?

    老朱耐著性子看下去,只看了一段就氣得胸膛劇烈起伏起來。

    “王者欲取天下之財,唯權柄奪之而已。”

    “曰賦稅、曰巧取、曰豪奪之可也。”

    “所謂賦稅者,有正稅、雜稅、役稅、商稅、等凡數十種。”

    “即使無之,也可臨時現編也。”

    “總之權柄在我,想收多少是多少!”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株洲县| 平阴县| 邓州市| 盘锦市| 共和县| 罗源县| 凤山市| 桐柏县| 岫岩| 湖南省| 临潭县| 永新县| 辽源市| 沙雅县| 湛江市| 敦化市| 都江堰市| 淮安市| 江川县| 兴隆县| 铁岭县| 额济纳旗| 肥西县| 平湖市| 崇左市| 长泰县| 田东县| 华阴市| 长武县| 雅安市| 南召县| 大名县| 元朗区| 游戏| 迁安市| 当涂县| 阳原县| 沁水县| 襄汾县| 广西| 安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