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一個小時后,帶著驚嘆的兩個人來到了原石展區,大大小小的石頭親切地誘惑著人們挑選它們。 一眼掃過去,人比石頭多,當然是看的多,下手的少。絕大多數人是沒有這個眼力也沒有這個實力的,普通人拿出幾千元來買塊石頭試試運氣都要琢磨好半天。 “一刀窮、一刀富、一刀披麻布”的傳說讓人們既好奇又忐忑,既貪婪又謹慎。 “丁哥,該你大顯身手了。”嚴黃對丁子說。 “我們先試試手,選幾個小件,然后到外面切石的那里把它們切開,檢驗一下成色,成色好,我們再放手去選,這樣把握一點不是?”丁子提出了建議。 “這樣穩妥,就按你說的辦。”嚴黃同意了。 在一個攤位前,丁子翻弄出幾塊半個磚頭大小的石頭,在眼前忽遠忽近地觀察著,還用強光手電筒在石頭的不同部位照射著,最后選定三塊大小不一的石頭,對嚴黃說:“你再看看。” “我也不懂,你看中就行了。” “憑你的感覺,選兩塊,看是不是和我選中的兩塊契合。” “那好吧,我就憑感覺。” 嚴黃把三塊石頭挨個在手里掂了掂,又全神貫注地看著三塊石頭,同時用手撫摸著。 嚴黃并不懂如何挑選玉石,但是他有一個基本的判斷,那就是玉石是天地在特殊情況下造就出來的產物,一定和普通的石頭傳遞給人的感受不一樣,哪怕他們披著再厚的石皮,但是那種信息感覺上的差異一定是存在的。 嚴黃觀察的時間甚至超過了丁子,看著嚴黃一本正經的樣子,丁子覺得有些好笑,你一個門外漢裝的那么正經,是在逗人玩嗎?但是沒說出口,不能打擊嚴黃的信心。 又過了幾分鐘,嚴黃說:“我覺得最大的和最小的這兩塊比較好,和你看中的兩塊一致嗎?” “不一致,我覺得你棄選的那塊比這最小的一塊要好一些。” “不如我們把這三塊石頭都買下來,反正也沒有多少錢。” 三塊石頭上都寫著價錢,一塊是1000元,一塊是800元,一塊是500元。 和老板砍了一番價,三塊石頭以2000元的價格買了下來。 兩個人興沖沖地站起身,準備到外面去切開,來檢驗一下自己的判斷力,不想被幾個人擋住了去路。 “呦,這不是叫嚴什么黃的那個小子嗎?”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