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慕容蕓好奇問道:“衡山弟子劍法如何?” 李雁行想了想,給出中肯評價: “衡山劍法很好看,耍起來千變?nèi)f化,花團錦簇,著實讓人眼花繚亂。” 慕容蕓道:“意思是很厲害嘍?” 李雁行道:“外行人瞧著確實挺厲害。” “哦?”慕容蕓道:“那在你看來呢?” 李雁行沉吟一陣,緩緩說道: “弟子見著的那幾個衡山弟子,還很年輕,或許劍法、功力都還不到家,大概能擋我一兩刀?不過衡山派也是有大高手的,據(jù)說衡山掌門莫大先生,劍術(shù)變幻莫測,有如夢幻魅影……想來弟子應(yīng)該不是莫大先生的對手。” 慕容蕓秀眉微揚,道:“聽你這意思,似乎除了莫大先生,衡山全派,沒一個能打的?” 李雁行道:“倒也并非此意。這只是弟子個人觀感,但武功高低,單憑旁觀、揣摩作不得數(shù),須得親自下場,打過才知。也許是弟子眼力不濟,看不出衡山劍法的精妙……” 慕容蕓笑道:“你倒也不必如此自謙。大哥曾來信說,百勝門如今好生興旺,有三英五虎七杰。你正是三英之一,武功在百勝門上千弟子當中,排位第三,僅次于最先拜入我大哥門下的陳武、李林。我欲劍試五岳,得先驗一驗自己的斤兩,你我不如切磋幾招,讓我對自己武功稍有點數(shù)?” 劍試五岳? 李雁行眼角微微一跳,道: “三祖若想賜教弟子,弟子求之不得。只是劍試五岳……” 慕容蕓笑道: “先挑最軟的柿子捏,聽說衡山就是五岳劍派中最弱的一派?你也說衡山就一個莫大先生能看。要不,你拿出真本事與我切磋?我若打不過你,也不會去衡山自討沒趣。” 李雁行暗嘆一聲,對著慕容蕓一拱手: “既如此,弟子領(lǐng)命。三祖,請隨弟子來。” …… 布莊后院,練功場上。 李雁行手持一口未開刃的雁翎刀,大開大合,刀勢如狂風席卷,又似猛虎下山,予人當者披靡、不可阻擋之感。 慕容蕓則步履輕盈,身姿飄逸,一口同樣未開鋒刃的長劍使得精妙非凡,守時劍光好似一團雪繭,包裹全身,滴水不漏,攻時又如水銀泄地,行云流水,連綿不絕,一招一式都令人賞心悅目,又綿里藏針,殺機凜冽。 兩人武功風格截然不同,但都是一般的高強,斗了上百招,居然難分勝負。 慕容蕓見憑劍法難勝李雁行,便欲用斗轉(zhuǎn)星移繳械,可在刀劍碰撞時,暗施斗轉(zhuǎn)星移,雖將李雁行長刀帶偏,自己長劍竟也隨之偏斜開去,一時不禁訝然道: “你也會斗轉(zhuǎn)星移?” 李雁行肅然道:“承蒙門主看重,傳授了斗轉(zhuǎn)星移法門。” 斗轉(zhuǎn)星移,本質(zhì)上乃是一門“借力打力”的高深技巧,而“化勁”層次的煉體武道,本就有卸力之能,“一羽不能加,一蠅不能落”,便正是卸力之理。 因此,煉體武道臻至“化勁”之后,只要能領(lǐng)悟“斗轉(zhuǎn)星移”的技法原理,也可以施展斗轉(zhuǎn)星移,卸敵勁力,乃至借力打力。 當然,用內(nèi)力施展的斗轉(zhuǎn)星移,與用外功施展的斗轉(zhuǎn)星移,在細節(jié)層面還是有些許區(qū)別的,不過效果看起來倒是大差不差。 慕容蕓來了興趣,把劍一收,抬手道: “咱倆比比掌力!” 說著一步邁前,那五指修長,雪白如玉的纖纖玉手輕飄飄拍向李雁行。 她這一掌,看似輕柔綿軟,破空無聲,實則蘊含極強內(nèi)力,落在石磨上,都能打出一道清晰掌紋。若打在人身上,直接就能勁透肺腑,摧人心肝。 李雁行也把刀往旁邊地上一插,抬起右手,一掌拍出。 他這一掌勢大力沉,鐵掌破空,竟還發(fā)出嘭一聲空爆,仿佛轟爆了空氣。 兩掌對撞,二人身形皆是微微一震,一股氣浪自二人腳下爆出,竟將方圓五尺內(nèi)的地面浮塵統(tǒng)統(tǒng)揚起,化為一道塵環(huán),翻翻滾滾四散開去。 卻是二人對掌之時,皆施斗轉(zhuǎn)星移,欲反彈對方掌力,可都反彈失敗,只能將對方掌力引導(dǎo)卸至腳下地面,于是地面震蕩,浮塵飄揚。 “再來!” 慕容蕓嬌叱一聲,雙手齊出,時而并指作劍,時而撮掌為刀,時而手臂軟綿如鞭,抽出聲聲空爆,時而又出指法、掌法、爪法……雙臂好像化作各種兵器,百家武學信手拈來,令人眼花繚亂,應(yīng)接不暇。 李雁行則拳出如錘,掌落似碑,手刀勢重如關(guān)刀,肘尖扎刺似鐵槍,晃膀如山倒,進膝似城錘,招法雖不及慕容蕓精彩紛呈、變化無窮,但每招每式都是勢大力沉,森嚴凌厲,好似猛將縱騎,馳騁沙場,威猛無比,令人難以招架。 兩人又徒手相搏數(shù)百招,慕容蕓終究年少,雖內(nèi)力不弱,可身體漸漸支應(yīng)不住,尤其與李雁行那沉重無比的拳掌肘爪碰撞之時,無法以斗轉(zhuǎn)星移借力打力,很多時候只能硬碰,漸漸越打越是手軟,終于嬌喝一聲:“停!” 同時腳尖一點,身如柳絮,似被李雁行拳風吹飛一般,輕盈飄飛出戰(zhàn)團之外,抬手抹一把額頭細汗,氣喘吁吁說道: “不打了!你力氣太大,骨頭太硬,再打下去,我胳膊怕是都要被你震折。” 李雁行笑道: “三祖謬贊,弟子其實也只是占了年長幾歲的便宜,若比兵器,可就未必是三祖對手了。” 他這話也不算謙虛,比拳腳他確實占了便宜。慕容蕓畢竟只有十五歲,筋骨尚未徹底長成,又是女孩,縱然內(nèi)力不弱,可體格比他這專修肉身的化勁武者,還是差了太遠。 說起來,慕容復(fù)開創(chuàng)的這門外煉武道,跟華山劍宗差不多,都是入門頗快,天賦好點的,半年一年就能明勁入門,具備不弱的實戰(zhàn)能力。體魄天賦強如李雁行者,五年時間,更能有大成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