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后方霧氣當中,走出來十幾個手提鋼刀,還拖了一輛板車的少年。 少年們看見那尸橫遍地殺戮場,望向慕容復的眼神滿是狂熱崇慕,如見天神。 慕容復卻是眼神一凝,盯著板車之后,兩個躲躲閃閃,試圖借車身遮擋自己的小身影。 “別躲了,我看見你們了。” 那兩個小身影磨磨蹭蹭地站了出來,赫然正是慕容英、慕容蕓。 慕容復皺著眉頭,看一眼弟弟妹妹,又看向眾少年中領頭的二人: “陳武,李林,是你們帶他們來的?” 陳武,慕容復跟班小廝,頭腦一般,沉默忠誠,但身體天賦意外地不錯,隨慕容復練武一年有余,第一個入門明勁境界,被尊為百勝門大師兄。 李林,樂清縣盤石衛軍戶子弟,于“百勝門”成立半年后,主動跑來投效。 原本從小給衛所軍官跑腿打雜,幫家里種地,完全沒有練過武,但跟著慕容復學武之后,展現出驚人的外功天賦,后來居上,緊隨陳武之后入門明勁,被尊為百勝門二師兄。 其他少年,除了鄉鄰、親族之外,也多是家中困苦的溫州府軍戶子弟,基本都是在加入百勝門之后,才吃到了人生第一頓大米肥肉管夠的飽飯。 此刻,聽得慕容復詢問,陳武、李林也不爭辯,就要跪下請罪,慕容英、慕容蕓卻連忙道: “不怪他們,是我們纏著他們,非要跟過來的!我們輕功好,他們也趕不走、甩不掉我們。” 慕容復緩緩頷首,對慕容英、慕容蕓說道: “你二人不聽號令,違反門規,回去之后,關三天禁閉。” 弟弟妹妹也不求饒,像模像樣地拱手一揖: “既違門規,甘愿領罰!” 慕容復點點頭,又對二人說道: “來我身邊看著,其他人,過去補刀,割頭。” 陳武、李林凜然受命,帶著其他百勝門少年,走向尸橫遍地的沙場,開始給尚未死掉的倭寇補刀,并一一斬下人頭。 眾少年雖然都未曾親手殺過人,但樂清瀕海,倭寇來往方便,常受倭寇襲擾,很多人都親眼見過倭寇屠戮鄉鄰、親友的場面,有的少年,甚至還有父母至親命喪倭寇之手。 因而此時殺起倭寇來,個個都毫不手軟,干脆利落地補刀割頭。 個別少年就算臉色慘白,惡心欲嘔,卻也咬牙堅持。 一刀沒能砍下人頭,便咬牙再砍,直至將倭寇狗頭剁下來為止。 慕容英、慕容蕓雖然因營養充足,習武小成,個頭看著像十歲小孩,可真實年紀都只有八歲。不過年紀雖小,他倆卻也是見過大場面的。 兩年前,慕容復斬殺十八倭寇之后,當年才六歲的兩小兒,還偷溜出去看了人頭。 起初被那些呲牙咧嘴、面容猙獰的倭寇人頭嚇得夠嗆,可很快就沒事人一般,慕容英甚至還挺好奇倭寇那滑稽的武士發髻,跑過去抓著發髻,拎起了一顆倭寇人頭近距離觀察,之后遭了陳道珺一頓暴打。 這時代的小孩,還真不像后世小孩一般敏感脆弱,一個個都心大地很。 尤其有慕容復這樣的大哥,慕容英和慕容蕓的膽子就更大了。 此時慕容蕓這小姑娘,站在慕容復身邊,瞧著陳武、李林等少年手起刀落,大砍人頭,眼睛都不帶眨一下的。 慕容英更是躍躍欲試,頗有幾分想要過去試上一手,砍個人頭的意思。 可惜慕容復卻是牢牢牽住了他們,沒準他們過去。 弟弟妹妹既然練了武,那么在這年代,適當讓他們接觸一下這樣的場合還是可以的。 可親自去砍頭,以他們的年紀,就大可不必了。 很快,陳武、李林等百勝門少年們,便已將倭寇人頭全部斬下,又把倭刀收集起來,連人頭一起,堆在一輛板車上,拖來慕容復面前。 陳武拱手匯報: “門主,共計斬首九十八級,俱是真倭。繳獲完好倭刀七十七口,殘破倭刀二十一口。” 慕容復微一點頭,面露笑意: “有了這批斬獲,我們在燕蕩山的宗門駐地,可以順利建起來了。” 自從起意將門派全名叫做“雁蕩山百勝門”,以發揮雁蕩山的名牌效應之后,他還特意打探了一番雁蕩山是否有武林門派。 結果還真有一個雁蕩派…… 但沒關系,雁蕩山可大了,不要說兩個門派,五六七個門派都容得下。 并且那雁蕩派,人數不多,勢力不大,又遠在平陽縣境內的南雁蕩山,慕容復的百勝門,則將要開在樂清縣境內的中雁蕩山,離家近,跟雁蕩派還隔著老遠,兩家根本挨不上。 至于說雁蕩派可能會不服,認為百勝門分走了雁蕩山的招牌…… 那雁蕩山這么大,那你一個雁蕩派也占不完呀。 不服氣的話,我都用不著搬出嘉靖三十八年己未科二榜二十八名進士,現都察院湖廣道監察御史慕容泉的招牌壓人,咱們照江湖規矩,比武論輸贏就是。 臻至化勁之后,慕容復已經決定,正式在中雁蕩山擇地開派。 但開派需要錢,需要很多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