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7月3號,路平安回到上美廠。 距離7月13號越來越近,關于申奧的氛圍也是越來越濃。 電臺里、電視上,時不時就能看到申奧的實時報道。 程龍的采訪、鞏莉的采訪、前方莫斯科的各種采訪。 上美廠里也打出了各種助威申奧的標語。 曹廠長說申奧那天晚上全場會收看電視直播,邀請路平安也參加。 路平安當然答應了,上輩子他沒怎么正經經歷過申奧成功的過程,那時候他還小,只知道外面的街道上鞭炮聲忽然響起,響了許久,路平安和小伙伴們光是撿沒炸的鞭炮就撿了好幾百個,準備存到過年再放,結果全都沒能堅持到第二天。 進入工作,上美廠給路平安分配了一個五人小組。 三男兩女,最大的叫郝師傅,49歲,最小的叫包晴晴,中國美院畢業,24歲,她的父親也在五人組,大家叫他老包。 大家簡單認識后第一天的任務便是確定劇本和畫風。 路平安拿出的第一個短片劇本叫《雇傭人生》,系統給出的信息是08年阿根廷的7分鐘短片。 大概劇情講的是在一個神奇的世界中,所有的工具都有人來完成,無論是地燈、梳妝臺、餐桌、椅子還是衣架,都由人來擔任,這些人面無表情,兢兢業業地做好自己的事情,他們毫無怨言,組成了這個冷酷的世界重要的一部分。 隱喻的是,人在一個高度運行的完整的社會體系中只是扮演了螺絲釘的角色,被迫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 雖然在故事的結尾扮演臺燈的人選擇了不再做臺燈,但是依然會有新的臺燈代替它,整個社會依然會冰冷地運轉。 這部短片和《調音師》還有《黑洞》一樣,當時給路平安的印象很深。 所有物件都是人來做,人比牛馬還牛馬,當時即將大學畢業面臨擇業問題的路平安看完后深受震撼,覺得自己的人生不該是像片中人物這樣的,于是后來便萌生了做老板的想法,最終被他開成了炸雞店。 他看過一些解讀,說如果在2020年看到這個短片,肯定不會有在2008年看到它的那種驚艷感。 因為近十年來反映社會現實的作品在不斷地增多。 《雇傭人生》在當時發表是作為一種前瞻性的有創意的作品出現的,所以它獲得了高度的好評。 而現在是01年,這種驚艷感自然會比08年更深一些。 果然,郝師傅以及曹廠長他們看過正式劇本,并理解了路平安的主題用意后,看路平安的眼神頓時就有些不一樣了。 “能拿金棕櫚的,果然有幾把刷子!” 郝師傅性格比較值,當場就對路平安稱贊起來。 然后沒等路平安謙虛,就招呼著五人組開始干活。 “每個人拿一個橋段,先定版。。。” 工作,就這么順滑地展開了。 只是很快也遇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人物造型的問題。 原版的《雇傭人生》是阿根廷的,人物造型也是老外。 路平安的意思其實也是覺得用外國人形象比較好,畢竟有諷刺隱喻的性質,用亞洲面孔的話可能會不太合適,他也有些怕某些神秘力量。 但郝師傅還有曹廠長卻覺得,既然是國產動畫,那自然要用國人形象。 路平安依舊覺得不妥,他打電話詢問了胡清泉,胡清泉笑道:“都用不就好了?” 于是事情解決,《雇傭人生》里黑黃白全都有了,格局大了一圈。 接下來的工作就變得順滑起來。 定造型、定色調、定幀數。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