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貼身御醫》
第(1/3)頁
一、中醫常識:
1.氣(古代哲學)??在古代哲學中,氣是指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斷運動且無形可見的極細微物質,是宇宙萬物構成的本原。?
2.精氣學說(古代哲學)??是研究精氣的內涵及其運動變化規律,并用以闡釋宇宙萬物的構成本原及其發展變化的一種古代哲學思想,是對中醫學影響較大的古代哲學思想之一。?
3.精(古代哲學)??在古代哲學中,精的基本概念有二:①一般泛指氣。是一種充塞宇宙之中的無形而運動不息的極細微物質,是構成宇宙萬物的本原;②在某些情況下專指氣中的精粹部分,是構成人類的本原。?4.氣化(古代哲學)??在古代哲學中,氣化指由氣的運動產生宇宙各種變化的過程。?5.精氣??乃氣中之精粹,是人類生命產生的本原。?
6.神??①自然界物質運動變化的表現及其內在規律。②人體一切生命活動的主宰者。③一切生物及其生命力的綜合外在表現。④指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
7.陰陽??是對自然界相互關聯的某些事物和現象對立雙方屬性的概括。它既可標示相互對立的事物和現象,又可標示同一事物內部對立著的兩個方面。?
8.陰陽學說??屬中國古代哲學范疇,是以陰陽對立統一理論,認識世界和解釋世界的一種世界觀和方法淪。?
9.陽化氣??指在陽的作用下,物質從有形蒸騰氣化為無形的過程。?10.陰成形??指在陰的作用下,物質由無形之氣凝聚成有形之物的過程。?
11.陰陽交感??指明陽二氣在運動中相互感應而交.合的過程,是萬物化生的根本條件。?12.沖氣??指運動著的和諧之氣。?
13.陰陽對立??對立:是指處于統一體的矛盾雙方的互相排斥、相互斗爭。陰陽對立,即陰陽雙方的互相排斥、互相斗爭,即陰陽制約。?
14.陰陽消長??指對立著的陰陽雙方不是處于靜止不變的狀態,而是不斷地運動變化,它們在一定限度、一定時間內陰消陽長、陽消陰長。維持著相對的平衡。?
15.陰平陽秘??即陰陽平秘。平,飽滿之意;秘,即秘密、潛藏。陰平陽秘,即陰陽充盛,相互潛藏而不外亢。
陰陽互根??是指陰陽的相互依存、相互為用的關系。即陰依存于陽,陽依存于陰,雙方各以對方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依據,任何一方都不能脫離對立著的另一方單獨存在。此外,還含有共同促進、共同衰退之意。也是陰陽轉化的內在根據。?
17.陰陽轉化??指一事物的總體屬性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轉化,即屬陽的事物可以轉化為屬陰的事物,屬陰的事物可以轉化為屬陽的事物。?
18.重陰必陽??指陰陽轉化的機制。重,有程度深之意,是促進陰陽轉化的條件。謂陰氣過甚,可以向對立面陽的方面轉化。?
19.重陽必陰??指陰陽轉化的機制。重。有程度深之意,是促進陰陽轉比的條件。謂陽氣過甚,可以向對立面陰的方面轉化。?
20.陽勝則陰病??陽,指陽熱;陰,指陰/液。陽勝則陰病。是指陽熱偏盛,必消耗陰/液而出現各種傷津、傷陰的病證。?
21.陰勝則陽病??陰,指陰寒;陽,指陽氣。陰勝則陽病,是指陰寒偏盛,必傷陽氣而出現各種陽氣個足的病證。?
22.陽病治陰??陰偏衰產生的虛熱證(陽病),治療當滋其陰(治陰)。從而使陰陽恢復平衡.此即陽病治陰。?23.陰病治陽??陽偏衰產生的虛寒證(陰病),治療當壯其陽(治陽),從而使陰陽恢復平衡,此即陰病治陽。?24.陰中求陽??治療陽虛證時,在補陽劑中,適當佐以補陰藥。使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25.陽中求陰??治療陰虛證時,在補陰劑中,適當佐以補陽藥,使陰得陽升而泉源不竭。?
26.陰損及陽??當陰.精虧損到一定程度時,就會累及陽氣,使陽氣生化無源。導致以陰虛為主的陰陽兩虛的病理變化。?
27.陽損及陰??當陽氣慮損到—定程度時。就會累及陰.精,使陰.精化生不足.導致以陽虛為主的陰陽兩虛的病理變化。?
28.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的運動變化。?29.五味??酸、苦、甘、辛、咸五種味道。?30.五液??汗、涕、淚、涎、唾五種液體。?31.五色??青、赤、黃、白、黑五種顏色。?32.五官??目、舌、口、鼻、耳五個感覺器官。?33.五體??機體的筋、脈、肉、皮毛、骨五種形體組織。?34.五志??怒、喜、思、憂、恐五種情志變化。?
35.相生??指木、火、土、金、水之間存在著有序的依次遞相資生、助長和促進的關系。?36.相克??指木、火、土、金、水之間存在著有序的間隔遞相克制、制約的關系。?
37.制化??是五行生克關系的結合。事物必須有克有生,相反相成,才能維持其相對的平衡。?38.相乘??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對其所勝一行的過度克制。?
39.相侮??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對其所不勝一行的反向克制,即反克,又稱“反侮”。?
40.五行學說??屬古代哲學范疇。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的特性及其生克規律來認識世界、解釋世界和探求宇宙規律的一種世界觀和方法.論。?
41.木曰曲直??曲,屈也;直,伸也。“曲直”,是指樹木樹干能屈能伸、向上向外舒展的狀態。引申為凡具有生長、升發、條達舒暢等作用或性質的事物,均歸屬于木。?
42.火曰炎上??炎,熱也;上,向上。“炎上”,是指火具有溫熱、向上升騰的特點。引申為凡具有溫熱、向上等作用或性質的事物,均歸屬于火。
土爰稼穡??春種曰稼,秋收曰穡。“稼穡”,是指土具有播種和收獲農作物的作用,引申為凡具有生化、承載、受納作用或性質的事物,均歸屬于土。?
44.金曰從革??從,由也;革,變革。“從革”,即說明金是通過變革而產生的(革土生金)。金之質地沉重,且常用于殺戮,因而凡具有沉降、肅殺、收斂等作用或性質的事物,均歸屬于金。?
45.水曰潤下??潤,滋潤:下,下行。“水曰潤下”,是指水具有滋潤、向下的特性,引申為具有滋潤、向下、寒涼、閉藏等作用或性質的事物,均歸屬于水。?
46.母病及子??是用五行相生的母子關系來說明五臟之間的病變傳變。疾病的傳變由母臟傳及子臟,謂之母病及子。?
47.子病犯母??又稱“子盜母氣”。是用五行相生的母子關系來說明五臟之間的病變傳變。疾病的傳變由子臟傳及母臟,稱為子病犯母。?
48.虛則補其母??是根據五行相生規律確定的治療原則,用于母子關系的虛證。因補母能令子實(母能生子),故虛則補其母。?
49.實則瀉其子??是根據五行相生規律確定的治療原則,用于母子關系的實證。因瀉子能令母虛(子盜母氣),故實則瀉其子。?
50.滋水涵木??即滋腎陰以養肝陰的方法,又稱滋腎養肝法,滋補肝腎法。適用于腎陰虧損而肝陰不足,甚或肝陽上亢之證。?
51.益火補土??是溫腎陽以補脾陽的一種方法,又稱溫腎健脾法,溫補脾腎法。適用于腎陽虛微而致脾陽不振之證。?
52.培土生金??即用補脾益氣以補益肺氣的方法,主要用于肺氣虛弱或肺脾兩虛之證。?
53.金水相生??亦稱滋養肺腎法。肺屬金,腎屬水,金能生水。故補肺陰即可以滋腎陰。腎陰是五臟之陰的根本,滋腎陰又可以達到補肺陰的目的。故金水互生以治療兩臟之陰虛。?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兰浩特市|
五台县|
高邑县|
文化|
延津县|
育儿|
灵宝市|
泽普县|
弋阳县|
威信县|
南涧|
通化市|
嘉鱼县|
江永县|
毕节市|
巩留县|
宽甸|
惠安县|
汉寿县|
沙洋县|
竹溪县|
湖北省|
安远县|
宁波市|
七台河市|
威海市|
扶余县|
曲靖市|
晴隆县|
武安市|
台中市|
富源县|
建平县|
喜德县|
常宁市|
滦南县|
阳东县|
宝山区|
工布江达县|
日喀则市|
安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