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日落西山,月亮代替太陽,高高懸掛在半空,小龍坎上空空氣中彌漫著煙火氣息。 邵老頭背著竹簍,安靜地走在月夜下,有人蹲在門外吃飯,見到他便打招呼。 “邵伯,又去趕集了啊?” “啊?!鄙劾项^給出一個短促而又漫不經(jīng)心的回答,沒有閑聊的心情。 別人便識趣地不再說話。 轉而和身邊的人聊起其他閑事。 村子不大,四五十戶人家,平時除了下地干活,也沒旁的娛樂活動,誰家里發(fā)生點什么事情,便會飛到到處都是,被當成茶余飯后的談資。 看見邵老頭,有個婦人似乎就想到了什么。 見邵老頭走的遠了,這才壓低聲音,四處張望,跟身旁人神秘講道:“你們知道嗎?邵伯有意讓他那個傻金貴的孫子娶媳婦呢!” 邵老頭是小龍坎里最出色的獵戶,平日里誰家有個難處,去找他他都愿意幫忙,久而久之,大家都尊稱他為邵伯。 邵老頭無兒無女,從未聽他提起過此事,只知道他孫子是個傻的,平日里不愛搭理人,模樣比村里最好看的姑娘還要好看許多。 邵伯待他極好,真是當成命根子一樣寵愛,田里家中的活是絲毫不讓他碰,還花大價錢送他去求學。 前些年,邵老頭為了送阿吉去私塾,不知從哪弄到一匹馬,每日清早村里便能聽到噠噠的馬蹄聲,就知道邵老頭是騎馬送孫子讀書去了。 傻子也能讀書嗎?村里人不知道,有人在邵老頭面前提過幾次,還不如讓阿吉學個正經(jīng)的本事,以后也能謀生。 可一向好脾氣的邵老頭就是聽不得這些,狠狠發(fā)了幾次脾氣,才沒有人再說過這件事。 阿吉讀書沒讀兩年,就回到村里,不再去讀,他家那匹馬可能又被賣了,村里沒人送自家孩子去讀書,讀書有什么用?又不能用來種田,不能填飽肚子,誰家都不舍得做這種事。 養(yǎng)一個讀書人出來,起碼要上百兩銀子,那昂貴的筆墨紙硯,就像是一道天塹,橫跨在百姓和士人之間,明白地告訴他們,什么叫奢望。 普通人,想要活著就已經(jīng)足夠艱難,哪里能妄想靠讀書一步登天呢。 因為邵老頭送阿吉讀書這事,村里明面上不說,私下里討論卻很多。 有人說,送阿吉去讀書,掏空了邵老頭的家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