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走山路趕集,一路艱辛不必多說。 村里人對顧蘭的家事充滿好奇,不停地打聽,然后責(zé)罵顧老太一家子。 顧蘭沉默不語,心里知道這都是人骨子里的八卦天性,若是真的心疼她們,哪怕去勸勸顧老太也比在她面前說這些同情的話要好。 她現(xiàn)在滿腦子搞錢,根本不想摻和這些破事。 一到集市,約好回家的地點和時間,便各自散開。 顧蘭沒有急著擺攤賣魚,而是先把集市逛上一遍。 集市處于杏花村的范圍,這里地勢較為平坦,開墾的土地也多,顧蘭看見不少青磚綠瓦的人家,看來有錢人不少。 正經(jīng)做買賣的集市也就三四條街的范圍,大多是從別的村子趕來售賣農(nóng)產(chǎn)品的,還有一些獵戶在賣獵物。 你買我賣,好不熱鬧。 自然也有賣魚的,不過人家賣的是活魚,六文錢一條,還不如顧蘭帶來的魚大。 顧蘭思考片刻,便在魚販附近鋪上野草,把背簍里的魚擺放整齊。 吆喝道:“自家撈的清水魚,山路不好走,剛死沒多久,新鮮著呢,原本六文錢一條,現(xiàn)在只要四文錢,十文錢三條咯!” 她聲音清亮,吆喝聲傳的很遠(yuǎn),引起不少人的注意力。 有些剛好在賣魚的人聽到吆喝,立馬直起腰,走過來。 蹲下身子翻看顧蘭賣的魚,確實還算新鮮。 可這價格讓人不可置信。 “只要四文錢一條,十文錢三條?” 那一條魚不才三文錢一條嗎?就算是死魚,這也是肉啊! 顧蘭堆笑道:“大娘,您沒聽錯,就是十文錢三條,我頭一回來賣魚,沒什么經(jīng)驗,家在小龍坎,一路走過來魚都死了,都是實誠人,我也不好意思多收您的錢呀!” 她自報家門,一個半大姑娘,瞧著干干凈凈的,笑臉迎人,熱情又會說話,面上就讓人信服幾分。 中年婦人也不扭捏,當(dāng)即掏錢,“那你給我來三條,你可別坑我啊,要是不好吃,我下次再瞧見你,非要找你事情不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