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資源!人才! 雖然是很簡單的詞語,但蘊含的內容卻不一般。 在陳道俊的理解中,要做好任何事情,都需要這兩樣要素。 就比如之前在玩‘21點’游戲漏洞時,想要在牌場瘋狂賺錢,他就需要資源和人才。 簡單來說,就是在牌場的本金,以及能互相配合的天才少年們,如果靠他一個人,再怎么聰明也是不能成行的。 而放在如今的香江,他若是想要在此站穩腳跟,投資成功的話,這兩項要素也是重中之重。 “道俊,如果是你來投資香江的影視行業,資源和人才是什么?” 陳潤基對自己這個天才兒子是越來越信服,以至于他自己都沒發現,原本的香江之行,主導地位已經悄然更換。 他做什么事情,思考的方向,完全都是跟著陳道俊節奏在走。 而陳道俊也樂意這樣。 重生的他,有先知先覺,他所認知的,絕不是任何一個‘聰明’人就可以理解的。 面對父親的詢問,陳道俊整理了思緒緩緩道來。 “在香江,我們寒國人是外來客,我們順陽集團雖然有名,但對香江人而言,卻沒那么有分量。” “所以,如果要入主他們的香餑餑產業,首先得有人脈資源,以及充足的后備資金,這是我們站穩腳跟的基礎。” “然后,是在這個行業里有影響力,有活力,有創造力的,人才!演員也好,導演編劇也罷,只要他們有能力,就是我們需要的——明珠!” 陳潤基陷入沉思,人脈資源和充足的后備資金倒并不是什么大問題。 順陽集團雖然遠在寒國,但是實力雄厚,這名是有的,至少香江那些資本不會主動與他們為敵。 再者就是資金,自己在順陽的股份資產,以及這段時間公司瘋狂積累下來的,想要在香江建立一個公司并不算困難。 難的是道俊所說的第二顆明珠——香江影視業的人才! 如果是在寒國,他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哪些導演厲害,哪些演員有號召力,哪些編劇又能創作好故事。 但這是香江…… 陳道俊自然明白父親所想,但他那張稚嫩的小臉上,一直都是從容自信的神態。 “父親應該記得我對香江的人事物很感興趣吧?其實說來也巧,我對香江的關注,正好能幫上我們的忙!” 他的話讓陳潤基眼中閃過一道精芒,不過并沒有打岔,而是繼續靜靜地聽著。 “在香江,影視行業如今依然是三足鼎立的局面,1958年成立的邵氏兄弟香江有限公司,1970年成立的嘉禾電影公司,以及1980年成立的新藝城影業公司。” 陳道俊以自己的認知,大致的給父親介紹了香江的影視業,以及他們需要注意的人才。 當然,那些已經很出名的人其實并不是首選。 很快,這三大巨頭就會不復昔日的風光,在影視業界,未來叫的最響亮的是“雙周一成”,周星星、周閏發以及程龍。 當然,在香江影視界,優秀的人可不止他們三人,耳熟能詳的李連杰、吳彥祖、張國容、古添樂太多太多。 這些人,只要能多拉攏,都算是向成功邁進了一步! 畢竟,每個人都有國民情緒,他們畢竟是寒國人,香江的影星或者其他從業人員如果要和他們合作,多多少少都會有顧忌。 所以,陳道俊趁機給父親介紹了許多需要機會的新人,這些人才是他們之后計劃的重要部分。 在聽這些之時,陳潤基全程都是一種震驚的情緒。 道俊對商業敏感也就罷了,對其他方面的知識涉及得也太廣泛了,最重要的是,此時的他不過才八歲啊! 他甚至有種,自己兒子是某位精怪上身,或者什么神仙幻變而成的錯覺。 索性這種錯覺沒有持續下去,因為在離開了茶樓后不久,陳道俊就跟陳潤基說,他們要去見一個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