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公映-《華娛之隨心所欲》
第(1/3)頁
首映式很成功,來的觀眾反響很熱烈,這些都不是普通觀眾,除了演員和劇組人員邀請的人以外,基本都是一些大眾媒體和自媒體,還有一些影評人,真正買票進場的觀眾沒幾個。
畢竟這是電影公映之前的最后一次大規模宣傳,剩下的就要等上映之后演員開始全國跑路演了。
10月26日,星期五,【繡春刀】全國公映。
經過一晚上的發酵,一些自媒體人已經在網上撰寫自己的觀影感受了。
不管好片爛片,寫影評是他們的工作,他們需要提前看到將要上映的電影,寫出吸引網友瀏覽的影評,而片方也需要這些‘自來水’為電影擴散影響。
雙贏的一件事。
從凌晨開始,國內的各大影院就開始有排片,陸續有觀眾進場觀看這部電影。
當然影院的排片在一段時間之前就是談好的。
原時空【繡春刀】也是中影負責宣發,當時以18%的排片,成為當天全國排片第二的影片。
可惜因為不注重宣發,導致大量影迷不知道這部電影上映,首日票房只有850萬,上座率很低。于是第二日影院紛紛調低了排片率。
后來因為口碑的擴散,電影黃金時段上座率一度達到90%以上,影院才又調高排片,可惜為時已晚,最終收獲9310萬的票房,沒能破億。
無論哪個影院,最基本的原則就是利益為先,不管你多牛的發行方,多大的導演,最多給你剛上映的時候高排片,要是后期上座率跟不上,肯定砍你的排片。
一些名氣不是很大的電影,前期排片不理想,但是通過一些觀影的‘自來水’觀眾擴散口碑,也會讓影院調高排片。
相對于原時空,同期上映的還有一些競爭對手,現在電影院上映的電影基本上沒有哪個能對【繡春刀】造成威脅。
中影這次也是使了力氣,影院給出的首日排片是28%,同期全國排片第一。
電影上映,顧衛他們一行人也沒有閑著,第一天劇組的演員在導演路洋,制片人王冬輝的帶領下,開始跑路演。
第一天的路演就在京城,需要他們跑幾個京城比較大的電影院做宣傳。
路演一般分上映前和上映后,上映前的路演主要是為了宣傳造勢,抄熱度,為了讓更多的人知道這個電影要上映了,為了讓影院給出更高的排片。
而上映之后的路演,純粹就是為了拉更多的人進入影院去看電影,說白了跟賣貨的大聲吆喝也沒什么兩樣,主要靠的是演員本身的名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