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和議-《大明1617》
第(1/3)頁
“皇爺……”一個司禮太監走近過來,懷中抱著一摞奏折,這是崇禎定下的規矩,不管他多忙,也不管在何處,每天內閣轉進來的奏折都需要他親自批閱,絕不假手他人。
內閣的票擬經常不符合皇帝的心意,或者皇帝要故作神秘和展現權術,經常有內閣票擬調任的官員,皇帝隨心所欲的將官職變更。
某個年富力強的原本要去某處任兵備道,結果被改任某省的提學,而某個以學術聞名的老臣,卻被派到事務繁多的地方任兵備。
或是將二甲進士派去荒遠之處當知縣,三甲進士則調作清要之處任職。
這些隨意的改動相當荒唐,多半是皇帝隨心所欲的展現手腕和威權,以向臣下顯示帝心難測。但這種做法并沒有給皇帝帶來多大的好處,反而是使人覺得皇帝過于隨意的使用權力,剛愎自用。
崇禎匆匆自皇極殿出來,他想要的答案不會有回答,在此之前,不管是文官還是太監,都是對權貴囤糧的事含糊以應,最多以人心慌亂來回復,崇禎并不相信,但要叫他接受滿天下的富人和士紳都已經心向和記,甘作反賊,這也是皇帝絕對不能接受的事情。
各奏本都無非是請兵請餉,崇禎看了一會只感覺心煩意亂。
來自遼西的奏折令崇禎眼前一亮,袁崇煥表示已經派了得力人員去東虜地界,東虜也有回信過來,皇太極議和的誠意很足,現在的要價就是正式保有遼中遼東遼南之地,兩國以此定約立界,此后休兵罷戰。
唯一叫袁崇煥不敢決斷的就是皇太極要求每年皇明賜給二十萬石糧,十萬兩銀,對大明來說這根本是小數字,給遼鎮的錢糧也遠不止此數,只是如果答應了就會有被人聯想到北宋和南宋的歲幣恥辱,這是袁崇煥不敢自專和猶豫的地方。
崇禎也是皺眉看著,以他想做中興之主的盼望來說,對東虜的條件是絕對不可以答應,不僅是歲幣,還有割地之事,亦是絕不能允準的恥辱。
一旦和議達成,所謂的中興之業也就不復存在了。
但袁崇煥所言也是有理,當下大敵當前,且成因不在皇帝,而是在萬歷和天啟年間,皇帝本人無需對此負責。
在此時期,對東虜的委曲求全不會有損令名,只會使后人感覺新君登基之后的諸般不易。
和議一旦達成,大明放棄的不過是早就失去的土地,每年給的物資和銀兩也只是極小的數字,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遼西最少能抽出六萬披堅執銳的精銳,以這六萬人為核心,袁崇煥可以建立起以薊鎮邊墻為第一道,三屯營,遵化,薊州為第二道防線,保定,京師,天津為第三條防線的縱深防御陣地,兵馬人數如果加上東江鎮的三萬勁兵,精銳就有十萬人,配合原本的薊鎮兵馬,兵力可達十五六萬人之多。
這是可以拉出來打仗的野戰之師,縱然不及和記火器精良,訓練有素,可以用城防和紅夷大炮來抵銷這種優勢。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桦南县|
垦利县|
乐业县|
城口县|
永安市|
铜陵市|
寿宁县|
南康市|
汕尾市|
沙雅县|
旺苍县|
专栏|
九江市|
抚松县|
青河县|
北安市|
宁国市|
鄄城县|
阿克陶县|
精河县|
台北县|
洪洞县|
洪洞县|
湾仔区|
凉城县|
揭西县|
文化|
晋中市|
阜南县|
高阳县|
涟源市|
桐梓县|
宣武区|
通州市|
施甸县|
名山县|
崇礼县|
南城县|
赤城县|
郓城县|
南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