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 勛貴-《大明1617》
第(1/3)頁
此時眾人再看操江兵的陣列,確是相當的混亂,大旗似有搖動之態,大旗之下,穿著紅色蟒袍的身影份外顯眼,那當然是在臨陣指揮的誠意伯劉孔昭,此人沒有在第一時間跑路回城,已經算是相當勇敢。
當然和記艦船并未展露明顯的敵意也是重要原因,在不寬的江面上,和記艦隊徐徐駛來,越逼越近,而人們的呼吸聲也逐漸粗重,宛如秋天的風涮過林梢,發出涮涮的聲響。
江邊虛寂空冷,江心沙洲上也聚集了不少水關外的打魚人,一群白鱀豚游了過來,在大同鎮號四周游動,濺起一團團的浪花。
如山般的大船似乎是要碾壓過來,在場的所有人都是心頭沉重。
一個七十來歲的老太監跟著鎮守太監至城頭,也是看到了這樣的詭異奇景,其還是在童年時經歷過倭亂的尾聲,曾見也見過南京被倭人威脅時的情形,但從未有人承認過倭人的強大,所有人都感覺倭亂必會被平定。
和記興起,并且大張旗鼓的從江口一路往南京來時,這個老太監也不以為然,和記也會如倭人那樣,強大一時,給大明搗亂,但大明還是會消滅這些丑類,重得清平世界。
但當此時此刻,這個老太監看到江面上的巨艦時,一種無能為力之感瞬間壓跨了他,盡管見識不多,但這種巨艦非大明所能造他卻是知道的,而看到巨艦上那一門門火炮時,這種無力感就更加強烈了。
一種莫名的情緒涌上心頭,這個老太監開始哭泣起來。
原本這些老太監常年在深宮之中,對外的事情幾乎不管不問,在他們心里大明永遠安如泰山,些許動亂威脅不到大明的根本。
因為在他們心里,這是一個有億兆生民,百萬大軍,由蜿蜒如龍的長城和堅險關隘護衛著的龐大帝國,從北至南,再到云貴,海南,道路何止千里,生民何止億萬。
一千四百多個縣,幾百個府州,十幾個行省,二百多萬的軍隊,十數萬的文武官員,大量的勛貴和幾萬太監,拱衛著紫禁城里的圣君。
這是得國之正無過于明的大明,這時太祖提三尺劍掃平天下群雄,驅走蒙元的大明,這是歷經磨難卻始終屹立不倒的大明,所有在禁宮之中的太監都是生活在皇權之下,見識到的就是皇權的威嚴和大明的強大,他們何嘗想象過有一天大明會亡國呢?
城樓之上,一種危機降臨和無能為力的感覺夾雜而至,令城樓上的顯貴和官員們都有一種格外焦灼和憤怒的感覺。
在今日之前,人們有各種情緒,有人希圖僥幸,有人無所謂,有人惶恐,自然也有人淡漠。但當巨艦駛來,真的距離城門極近的時候,所有情緒都轉為實際的壓力,到此時這些大人物們才想起來,兵兇戰危,眼下的事,可真的不是百姓們希望看的一場大熱鬧,稍有不妥,可能就是滅頂之災!
有人嘀咕道:“未必這些大炮的威力如和記所吹噓的那樣不在紅夷大炮之下,如果只是二將軍炮或是佛郎機炮的水準,我看也沒有太多可怕。”
忻城伯趙之龍斷然道:“威力定在佛郎機之上,不過比紅夷大炮要小,是不是能有如紅夷大炮那般威力,確實存疑。”
和記的火炮鑄造工藝當然已經強過大明,大明的紅夷大炮普遍是十八磅炮,炮身粗蠢巨大,看起來是龐然大物,而和記軍艦上最小的也是十八磅炮,炮身卻只有紅夷大炮一半左右大小,這使得火炮看起來的威脅似乎也要小那么一些。
聽到這樣的話,城頭上的權貴和文官們也似乎從震驚和絕望中回復了一些,趙之龍眼中露出狂熱之色,他想了想,大聲令道:“城頭的大將軍炮可曾就位?”
一個都督同知跪下答道:“已經上了子藥,就等伯爺令下。”
“還在等什么?”趙之龍道:“向這軍艦打放火炮!”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信县|
井研县|
祁东县|
历史|
伊川县|
岱山县|
阿坝县|
龙岩市|
丽江市|
民勤县|
哈巴河县|
珠海市|
称多县|
定襄县|
荥阳市|
罗山县|
扶风县|
泾阳县|
太白县|
凤凰县|
珠海市|
铜陵市|
宣城市|
顺昌县|
柳林县|
囊谦县|
犍为县|
全南县|
文成县|
五寨县|
萍乡市|
伊宁市|
永靖县|
定陶县|
曲靖市|
凌云县|
山西省|
马关县|
柳林县|
西峡县|
丰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