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黑潮-《大明1617》
第(2/3)頁
從地形上來看,左翼更利于騎兵沖擊,所以在對面的明軍將帥看來,礦兵的反應相當正常,左翼應該是小心謹慎前行,以防備明軍的騎兵突擊。
在最后一次整隊完畢后,明軍發(fā)覺對面的敵軍并沒有把縱隊展開變成橫隊。
在確定和記為強敵之后,很多將帥都或多或少了解過和記的戰(zhàn)法。
以陣列之法,堂堂正正對敵,講究陣列和后勤保障,用火炮和火銃破敵,這是和記給很多人的印象。
和記給人印象最深刻的毫無疑問是行軍變陣的能力,縱隊行軍,在抵近敵前時轉而變?yōu)闄M隊,在旗手,鼓手,中隊長,軍士長等軍官和軍士的指揮下,如山巒一般壓向敵人,這才是和記克敵致勝的法寶。
至于騎兵配合,應該也是和記的強項,否則無法解釋和記以純粹的步兵能在草原上降服了那么多蒙古部落。
不過人們最為看重的還是和記的方陣,一長列百余人為正面,幾百人為縱深,營團連到中隊級的方陣擺開,一次擊發(fā)就是幾百上千支火銃,其步兵銃的威力不在強弓之上,明軍的弓力射程肯定不及火銃,這也成了很多將領最為憂心之事。
而眼前突過來的敵人,卻不似傳說中的和記商團軍那樣擺開橫陣,這令得很多明軍將領都松了口氣,感覺更有信心了一些。
當然如果這一仗能不打還是不打的好,以萬余兵力對兩倍與已的敵人,特別是距離越近,就越能看到對面來敵武器精良,行動快速,雖不似傳說中的和記戰(zhàn)兵那樣給人如山一般的壓迫感,但也能感覺得到這并非是洪承疇等人論斷的田莊農(nóng)戶臨時組成的軍隊。
這也叫所有明軍高層感覺困惑,如果來的不是農(nóng)兵,和記是怎么藏起來的這支強兵?如果是和記戰(zhàn)兵,似乎又與傳說的大不相同,這真是令人迷惑不解。
不管怎樣,雙方的鼓手都開始擊鼓了。
明軍正處于士氣的巔峰,除了少量步騎看守新平堡城門,以防堡中的人沖出來內應外合外,大半的明軍被從堡墻下征調回來,這反而叫他們松了口氣,攻城戰(zhàn)和守城戰(zhàn)一樣的殘酷,眼看著伙伴從半空摔下來,自己還得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從云梯往上爬,這種感覺也實在是相當?shù)目膳隆D軓墓コ切蛄欣锿讼聛恚呐率呛蛷姅骋皯?zhàn),這也是叫明軍將士松了口氣。
這些從宣府大同榆林甘肅陜西太原各鎮(zhèn)征調來的軍人,原本就是各鎮(zhèn)的精華。
洪承疇等人初上任時得到了天啟皇帝的大力支持,在皇帝的壓力下,閹黨也是相當?shù)呐浜希私o人,要錢糧給錢糧,在充足的糧餉和皇權的大力支持下,一年多時間也足夠洪承疇等人從各鎮(zhèn)中調集來相當精銳的部下并將其捏合起來了。
可以說,眼前這一萬多人就是宣大各鎮(zhèn)的精銳,朝廷多次往遼鎮(zhèn)調兵,各鎮(zhèn)出兵都很難出動這樣的精兵,再加上被洪承疇等人調教訓練過,也堪稱足兵足餉,這支一萬余人的軍隊,相比大明極盛時的九邊將士,恐怕也不遑多讓了。
一萬多人的明軍也明顯分成了三部,分為左中右三翼。
冷兵器時期的交戰(zhàn),不存在真正的遠程火力,也不存在壕溝戰(zhàn)或決定戰(zhàn)場勝負的重武器,更不存在空襲等后世戰(zhàn)爭的手段。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虹口区|
宣恩县|
浦东新区|
宝丰县|
政和县|
武邑县|
清远市|
娄烦县|
黄大仙区|
惠东县|
昭平县|
花垣县|
壶关县|
高唐县|
铁力市|
乌拉特中旗|
丰原市|
库车县|
罗甸县|
宁蒗|
集安市|
包头市|
苍溪县|
福安市|
绥江县|
扎赉特旗|
新和县|
凤翔县|
延长县|
鄂伦春自治旗|
衡水市|
密云县|
瓦房店市|
镇安县|
吉隆县|
武隆县|
沙雅县|
耒阳市|
正定县|
永寿县|
淮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