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四十五章 圍店-《大明1617》


    第(1/3)頁

    李遇春等若是等若朝堂被貶到地方的臣子,前幾個月就是在天成,陽和、蔚州、靈丘等各地奔波,往最南的靈丘有三百多里,往最西的鎮虜也有一百多里,往陽和也有百余里,這些地方的田畝加起來有五百來萬畝,他這幾個月時間均是跑了好幾次,幾乎每一日都在路上,年后和裕升大批出糧之后銀錢開始湊手,后來帳局生意開張,每日銀子更是滾滾而至,張瀚那邊手中有銀子,每日均批銀叫鏢師帶來,后來在天成和陽和鎮虜蔚州四城均設了分局,取用銀子更加方便,李遇春在每個縣和衛城所城都設了收糧點,還有幾個地處要道的較大的鎮子也設了,共有二十來個點,每個點有兩到三人,租用了庫房,在五月過后開始大量收糧,每日收的糧由和裕升的騾馬行網點運送到新平堡,這十來天他已經收了十一萬石,預計到七月麥收和夏稅開始時,在這些地方可以收到五十萬以上……這還是因為天時不好,各地均在減產的原因,若是豐年時,光是這些地方,一年收的麥子和雜糧,最少也能有三百萬石的數字。

    當然這么多糧食不可能由和裕升一家全吃下來,按李遇春的估算,如果這樣持續的收下去,遲早也能吃下來四到五成,少的那近一半是別家糧店自己的田或是大田主的出產,那些人都要囤積糧食用來在春荒時高價出售,就算和裕升出價不低,也不會讓所有人都選擇和裕升一家……在大同一隅之地,能收到這么多糧食,已經算是難能可貴。

    主要原因還是從陽和到天成,再到鎮虜,有相當多的平原地帶,沿著洋河流域和支流也有不少水田,這大大增加了這些地方的平均畝產,若是往晉北殺胡口一帶山地多而平地少的地方,恐怕就沒有這么樂觀了。

    特別是這些年缺水,在一些以旱田為主的地域,農民的收獲僅能糊口,這些地方的百姓得勒緊褲帶完糧納稅,負擔很重,有限的糧食要配合野菜用來飽腹,除了必須出售和交納的稅糧外,多一粒也不會賣,收糧自然是很難。

    李遇春下一步很想往宣大去,那里河流要多些,平原也多,只要稍微用些心,糧食最少比山西要容易收些。

    可是現在一切打算均已經成空,李遇春很是茫然,不知道下一步該怎么辦?

    這一次的事件,已經很明顯是有強大實力背、景的大人物在后頭撐腰,不然的話,一個掌印指揮加幾個糧商,根本不可能敢出手對付和裕升這樣實力的商號。

    雖然相比范家那樣的巨商還有差距,但在規模上已經相差不遠,在帳局和鏢師力量上,和裕升已經過范家了。

    “又有人來鬧事了。”

    外邊傳來一陣嘈雜聲響,李遇春面色難看,楊秋也站起身來,罵罵咧咧的道:“若是在新平堡,打不死這些狗日的。”

    和裕升在天成衛城的分店規模不小,畢竟這里是衛城,面積就比新平堡還大的多,方廣在六里到七里左右,雖然大同這里沒有軍民千戶所,但各衛均是實土衛所,治下不僅有軍戶也有民籍百姓,地方也還算富裕,衛城人口大約有十幾萬人,在西邊這里算是大型衛城,越往西去,衛所的人口就越少,當然往西北各地的百姓人口也要少的多。

    分店騾馬店和糧店還有帳局均在一處,買下五座大院連在一處,也有一百來間屋子,占地不比新平堡的少什么。

    帳局就在各店中間,雖然存銀不是很多,規模也是和新平堡相似,青磚砌成的大屋,不開窗只留門,戒備十分森嚴。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襄县| 博爱县| 东阿县| 乌兰浩特市| 黄浦区| 库车县| 秭归县| 伊川县| 南郑县| 浦东新区| 双流县| 崇文区| 昭平县| 和顺县| 商城县| 民勤县| 赤城县| 丰县| 竹溪县| 临泉县| 鲁山县| 钦州市| 正安县| 宁明县| 花莲县| 太保市| 宝鸡市| 班玛县| 香格里拉县| 桃园市| 仪陇县| 东平县| 汕头市| 万年县| 刚察县| 平远县| 青岛市| 万荣县| 英德市| 张家口市| 志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