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十間 蒲州張氏-《大明1617》


    第(1/3)頁

    “以我看,”張瀚適時插話道:“帶銀子買貨怕銀子被搶被偷,帶貨往回時,怕被人敲詐勒索,住城里住店還好,在城外頭住,搶啊偷啊的這些事,太常見了。”

    “這小哥不愧是商號家里出身,說的太對了。”

    “上次我從新平堡往開封去,帶著三百多張皮貨,到開封時,只剩下二百張不到。偷的搶的,被人訛去的,拿出來打點稅卡老爺們的……”一個中年商人面帶激憤,大搖其頭道:“總之,咱們這行當不易!”

    “誰叫咱山西和河南王爺都多?”

    “山西還算好了,河南才是真多。”

    這里的商人,倒還真有不少往河南和山東去的,北地特產其實到江南湖廣更貴,只是普通的行腳商來回行千里就是十分不易,山東的商人都是往遼東和京師的多,往山西的少,更多的是河南商人,而山西和河南都有多位親王和郡王,官府的稅卡是不多,可這些王府還有各地大士紳豪強私設的稅卡就多了,再加上這些商人所在牙行收的牙稅,各種雜費,差役,鋪行,張瀚隨便聽聽,就知道明朝商人賺錢有多么不容易。

    還有官道失修,道路難行,水患流民土匪加上喇虎,那些良善村民敲詐起過路商人來也毫不手軟,如果不是明朝和蒙古的雙邊貿易明朝屬于優勢一方,利潤豐厚,恐怕這些商人真的未必有利可圖。

    當時的商道,最好的就是海洋貿易,江南福建廣東都已經大賺特賺,特別是江南,利潤尤其豐厚,再有的就是由南至北,從漕運水道一路將南貨販賣到北方,其中還有湖廣至江南與河南的商路,也是十分繁華。

    至于北方的商業,晉商崛起靠的是壟斷的鹽茶和糧食販運,現在就是靠的馬市了。

    在眾人的閑談中,張瀚也漸漸對這個時代的商業脈落越摸越清楚,很多在新平堡看不到的東西,只能是在這樣游歷之中得來,而他腦海中若有若無的一些東西,也就漸漸的越來越清晰了起來。

    “多咱時候,”張瀚笑瞇瞇的道:“銀子能到地頭再取,買了貨,有人幫著運回家,到家提貨,這樣做生意就好做了。”

    剛剛那個販皮貨的中年商人失笑道:“小哥兒真是會說笑,要是這樣做生意法,豈不是和在家看買賣一樣?”

    “也還是有不同。”張瀚笑道:“到底要去地頭看貨,各人眼光不同,買的貨也不同,消息不同,利也不同。”

    “然則想做到小哥你說的那樣,也是絕無可能。”

    張瀚笑而不語,倒是另外有人接話道:“銀子匯兌的事,倒是已經有些人在做,只是規模不大,少數地方可行,而且都是熟人之間信的過才會拿銀子兌成匯票,到了地方,再拿匯票換銀子。”

    “我可不敢這般做法。”

    “是啊,聽著太玄乎了。”

    眾商人都是搖頭,張瀚對此情形也是不意外,其實唐時就有“飛錢”,當時天下戰亂的厲害,金銀少,多是用銅錢,帶上幾萬串甚至幾十萬串錢去貿易實在太冒險,而且太費事,當時各地節度使在京師長安都有進奏院,也就是駐京單位,有這種官方保證,商人們就在當地存錢,到京師取錢,這樣做法省了不少費用,也沒有被打劫的危險,十分便利。

    可惜到了大明這種制度就消失了,明末時才又出現少量的匯票,但這個行當從出現到成熟還需百年以上,而且通行不久之后歐洲勢力進來,人家的銀行業更成熟,服務更好,資本更雄厚,中國的民間資本迅被打擊到慘敗,晉商八大家也就是在清末民國時紛紛敗落,諸多傳奇商號關門歇業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兰坪| 宁国市| 遂川县| 新巴尔虎右旗| 平乐县| 郁南县| 惠来县| 平遥县| 镇宁| 汉寿县| 平湖市| 三江| 京山县| 威宁| 浮梁县| 阿城市| 蒙山县| 石柱| 封丘县| 轮台县| 徐汇区| 尉犁县| 安徽省| 屏山县| 扶绥县| 外汇| 浙江省| 九寨沟县| 宜阳县| 宾川县| 海晏县| 北安市| 西乌珠穆沁旗| 广汉市| 堆龙德庆县| 晋城| 巨野县| 额敏县| 甘肃省| 左贡县| 射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