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6章 豐收的一年-《大康搬磚記》
第(2/3)頁
兩人正溫存著,四小只風風火火的沖進了院子,聽到她們的喊聲,關曉柔趕緊放開金鋒。
第二天,一群府兵進入占城稻種植田,開始收割,金鋒和魏無涯一大早也趕到了。
“金先生,你說這邊的畝產能有多少?”魏無涯有些緊張的問道。
這一片田地不是精耕細作的試驗田,而是按照大康普通百姓種地的流程進行耕種的普通田地,通過這里的平均畝產能在一定程度上推測出占城稻大規模種植的正常產量。
金鋒觀察一陣,推測道:“我覺得畝產應該在350斤到420之間。”
“有這么高嗎?”魏無涯有些懷疑:“去年試驗田的畝產也不過四百多斤。”
“去年咱們是第一年種植,育苗和管理都不是很有經驗,天氣也不是很好,產量其實有些低了。”金鋒解釋道:“今年的天氣比去年好得多,這里又施了農家肥,應該差不了很多。”
“但愿如此吧!”魏無涯聽金鋒這么說,心中也充滿了期待。
這片種植田不過幾十畝,魏無涯找來了幾十個府兵一起動手,當天上午就割完送到打谷場,下午就打出來了。
和金鋒預料的一樣,平均畝產達到了380多斤,而且這是在田里自然晾曬到完全成熟的稻谷,就算晾曬之后會掉秤,最終畝產應該也在350斤以上。
這也讓金鋒和魏無涯吃了個定心丸。
隨著這一批稻谷的成熟,其他糧食作物也相繼進入成熟期。
今年的老天爺也非常給面子,沒有出現長期的暴風雨情況,整個川蜀的百姓,夏天和秋天都處于忙碌和豐收的充實之中。
川蜀這邊如此,中原和渝關城的土豆同樣獲得了大豐收。
雖然提前知道土豆高產,但是當看到一棵土豆秧子下邊收獲的果實就夠一個人吃兩天,劉鐵和田先生都激動不已。
渝關城的露潔公主更是當時就蹲在地邊哭了起來。
封建時代的人們被饑餓困擾了幾千年,現在這個大難題終于解決了。
豐陵縣的百姓和小部落聯盟的牧民比過年還高興,歌舞團和金川日報趁機又進行一波宣傳,鎮遠鏢局和金鋒的影響力再次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這一年,是大康有史以來,川蜀地區糧食收獲最高的一年,也被后世史學家稱為大康崛起的元年。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