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2章 模仿者-《大康搬磚記》
第(1/3)頁
封建時代的農業社會,田地是很多矛盾的根本原因,也有很多人意識到了這一點,并且嘗試去改變。
歷史上的很多變法,都是圍繞著田地這一核心內容展開的。
只不過這種變法會觸及到門閥士族的根本利益,所以絕大多數變法都會以失敗告終。
朝廷有人提出變法,說明當時的社會矛盾已經很深,變法失敗,往往會導致矛盾激化,社會對立變得更加嚴重,百姓的生存變得更加艱難。
當百姓實在活不下去了,只能揭竿而起。
其中不乏有人提出類似打土豪分田地的決定,并且付諸行動。
但是因為農民起義的局限性,加上地主階層的全力反撲,最終導致失敗。
金鋒打土豪分田地,和歷史上的農民起義有很大區別。
其中最明顯的一點,就是農民起義軍分田地,往往有很重的私心在里邊,和首領關系好的,分到的田地就更多更好,沒有關系的,只能分一些不好的地塊,甚至干脆分不到。
哪怕農民起義軍打下了江山,這種底層邏輯也沒變,所謂的分封制,不就是如此嗎?
那些跟著皇帝打江山的功臣,以及皇室重要成員,很多都分到了大量土地。
就像九公主,她之前只是一個公主,沒有任何功勞,只是因為陳佶喜歡她,就分到了一個縣為封地。
理論上來說,這個縣所有土地,都是九公主的。
等到九公主死了,她的子女也能繼承這些土地。
大康王朝延續了幾百年,有多少皇子公主,又有多少皇帝喜歡的大臣,以及慶懷這樣真正建功立業的大臣?
整個天下能有多少土地,夠這么分的?
但是金鋒打土豪分田地不同,他占領一個地方之后,并沒有把土地分給自己親近的人,而是讓鐘鳴小組真的把田地分給了當地百姓。
張涼是金鋒麾下兵馬大元帥,也是跟著金鋒起家,金鋒最信任的伙伴,但是他名下的土地都是按照家里人頭分配得到的,分田地的過程也和其他村民一樣參與抓鬮,抓到哪塊就分到哪塊。
張涼雖然沒有分到田地,但是金鋒給他的薪酬非常高,他的工錢別說養活一家人,養活整個西河灣吃飯都沒有問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