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陳慶神色平淡地點點頭。 漢朝是要臉的,故此不肯接受扶桑的歸附。 始皇帝更要臉,估摸著扶桑人哭著喊著要稱臣納貢,他老人家也不能答應。 丟不起這個人! “小的聽您所言,扶桑似乎與《山海經》中周饒國類似。” “書中記載:其為人短小,冠帶。” “也或許是焦僥國,同樣有小人居住。” 馬戶沉吟思索后,開口說道。 “差不多吧。” “島國基本都這樣。” 日本第一次身高增長,源于與朝鮮、華夏的相互往來溝通。 第二次身高增長,則源于米國大兵占領后,短時間內產生的二十萬混血兒,將平均線拉高了一大截。 等到21世紀后,日本民族主義崛起,混血大大減少后,平均身高又開始不斷下滑。 說白了,品種確實不行。 沒有外來基因改善,長著長著又變成倭瓜了。 陳慶用玩笑般的語氣說:“扶桑有一猛將,名本多忠勝,稱當世第一強將,古今獨步之勇士。一生征戰五十余回,未曾受傷。” “他大概這么高。” 陳慶比劃的,還是自己胸腹之間的位置。 大名鼎鼎的日本猛張飛,身高1.4米。 “噗嗤。” 太子妃忍俊不禁,被逗得咯咯直笑。 王芷茵嘆息著說:“我若是去了扶桑,起碼也是個萬人敵。” 扶蘇臉上臊紅,為之前幼稚的想法羞愧不已。 秦律規定,身高六尺五寸者才算是成人。 這個本多忠勝武藝如何先不說,起碼在大秦,他連參軍入伍的資格都沒有。 “還有位被稱作扶桑第一兵的真田幸村,比本多忠勝高一點。” 陳慶比了比自己胸口的位置。 倭瓜版的‘日本趙子龍’,身高不足一米六。 “以身材魁梧著稱,被奉為巨人的齋藤義龍,大概這么高。” 陳慶比了比自己耳朵的位置。 看到眾人哄笑個不停,他也不禁莞爾。 大秦與扶桑還是各過各的好。 不然以小日本中二的尿性,非得搞出一堆倭瓜版的‘人屠白起’、‘中華第一勇士蒙恬’‘帝師王翦’‘戰神李牧’不可。 他們不嫌磕磣,陳慶還替自家武將覺得惡心呢。 “海外除了小人國,還有什么呀?” “你快說說。” 在場的人大多知道陳慶的底細,對其所言的奇聞軼事沒有任何懷疑。 王芷茵的好奇心被勾起來,急切地催問。 “海外的好東西可多著呢。” 陳慶指了指石案和石凳,讓大家都坐下。 “說完扶桑,再說大洋洲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