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輪得到趙高一個宦官為所欲為? 他要是敢篡改詔書,難道朝中大臣都是死的嗎? “趙高是胡亥的老師。” “陛下您說,他希望誰能登上皇位?” 陳慶反問道。 “這……” 嬴政還是搖頭:“不可能!” “扶蘇雖然開拓不足,但是守成有余。” “胡亥年幼,性情跳脫,寡人無論選誰都不可能選胡亥。” “趙高就算有此想法,也不過是癡心妄想。” “再說,滿朝文武不會答應(yīng)。” “李斯統(tǒng)領(lǐng)百官,光是他這一關(guān)就過不去。” 陳慶哂笑:“陛下似乎忘了,李斯是法家的人。” “扶蘇殿下登基,他這宰相還能當(dāng)?shù)某蓡幔俊? 轟! 猶如一道驚雷,在嬴政的腦海中炸響。 一言驚醒夢中人。 嬴政不禁回憶起李斯過往的所作所為。 起于微末小官,拜師荀卿后,為一展抱負(fù),投靠秦國成了呂不韋的一名客卿。 后來韓國派遣名匠鄭國入秦,游說秦國修建水渠,借此消耗秦國國力。 嬴政察覺后,深感諸國客卿不懷好意者眾多,因此下達(dá)了逐客令。 李斯同樣是被驅(qū)逐的對象之一。 為保住自己的前程,他上書一道‘諫逐客書’,力勸皇帝收回成命。 也就是在此時,李斯進(jìn)入了嬴政的視野之中。 他欣賞李斯的才華,拋下國族之分,將其一路提拔,最終當(dāng)上了大秦的宰相。 “李斯斷不會負(fù)寡人。” 嬴政語氣低沉,緩緩搖頭。 兩人君臣相佐二十年。 若不是他,李斯一個楚國人如何能在秦國站穩(wěn)腳跟? 若不是他一意孤行,李斯憑什么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 嬴政對李斯,說句恩重如山一點都不過分。 結(jié)果陳慶告訴他,自己一死,李斯馬上就和趙高合謀篡改詔書了? “陛下。” “還是那句話,只要您在一切都好說。” “您若是不在了,各類宵小鼠輩自然全都跳了出來。” “李斯貴為宰相,利弊得失想來早就在心中權(quán)衡清楚。” “況且……” 陳慶忍不住笑道:“陛下您雄才偉略,從未將任何人放在眼里。” “連大秦的驕兵悍將,似乎都有一種普天之下,舍我其誰的豪情壯志。”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