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正當眾人沉默的時候,戴綸卻是再次開口,將矛頭對準了朱高煦。 這位真正品秩不過從七品的禮科給事中,竟然在此刻表現出了強大的膽魄與韌性,多次直面權勢滔天的漢王朱高煦,甚至是當面對他進行駁斥! 因為戴綸提供的這個新思路,朱瞻基與楊溥頓時就豁然開朗。 戴綸口中的西南戰事,其實就是中南半島上的戰事,由大明朝廷掀起,或者說由他漢王朱高煦一手造成! 當年太子養病,皇上命漢王監國理政。 這位野心勃勃的漢王爺,直接制定出了“諸王外放”的宗藩新制。 在六部尚書與太子爺的鼎力支持下,“諸王外放”這一宗藩新制起初推行得很是順利,而且深受民間百姓的好評支持。 畢竟老朱家的天潢貴胄、宗親藩王不能參與任何軍政事務,只能在封地里一門心思地搜刮民脂民膏,以保證自己錦衣玉食的優渥生活,這就導致藩王封地內的百姓深受其害,巴不得這些宗室藩王一個個死了才好。 因為“諸王外放”這個宗藩新制,各地州府的所有藩王全都被強制遷徙至海外域外,他們先前侵占的莊園田地,也都被漢王借助大明錢莊返還給了百姓,所以一時間可謂是深得民心。 再加上東海五國與南洋七國捷報連連,不過兩三年時間,大明就掌控了整個東海與南洋,疆域范圍整整擴大了一倍不止,乃是不容爭辯的開疆拓土之功績! 漢王朱高煦也正是憑借這宗藩新制的天大功績,一時間變得炙手可熱,大肆收攏了天下民心。 然而正當這個時候,西南卻傳來了不好的消息。 前往征戰中南半島的大明王師非但不能勢如破竹,反倒是深陷其中,多次伸手向朝廷要錢要糧,與之相反卻并沒有取得什么有效戰果。 除了鄰近云貴等地的地方土司和各地宣慰司主動歸附外,大明王師遭遇了當地土著難以想象的頑強抵抗! 加之西南等地氣候環境與中原完全不同,山林密布,毒蟲橫行,瘴氣肆虐…… 這種種原因結合之下,由代王朱桂等六王率領的各路大軍,可謂是死傷慘重,哪怕是新城侯張輔與西平侯沐晟兩位名將坐鎮指揮,西南戰事也遲遲難以結束,收效甚微! 而這一切,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可全都是他漢王朱高煦一手導致! 想明白了這一點,楊溥當即轉變了口風,借助此事向朱高煦發難。 “漢王殿下,自從王師掀起西南戰事至今,朝廷投入了海量的錢糧輜重,卻至今不見什么成效。” 第(1/3)頁